第141章 抽出笔,又铺开本:“你说。”(1 / 4)
林巧枝把方案看完。
胡开记说出他们的主要来意:“我们今天坐在一起, 还是想得到一个比较普适的耕地修整方案,既符合农业需求、又符合机械发展规律。”
“就是不知道,可以做到什么程度?”
他把目光投向林巧枝和宋莆, 很是期待。
从前,他们外贸部推销全丘陵地形拖拉机, 多还是因循守旧, 顺着从前工业产品外销的思路,介绍机器的数据、优势。
直到收到了宋莆的方案。
忽然一下,像是被电打到脑子,破开了思维壁垒。
是啊!
机器造出来是服务人的,没错。
但人是活的啊, 完全可以让土地也朝着适应机器的方向修整修整,这就跟谈对象一样,双向奔赴!
林巧枝看了看宋莆,又看了胡开记一眼:“什么程度, 我这边不能贸然下结论,宋同志的意见也很重要。”
胡开记笑着介绍, 给宋莆背书:“当然了, 宋同志也是362所里着重培养的后辈,年纪轻轻就出过成果,在农业行业里也是名声在外。”
宋莆感觉脸热得一红,忙道:“也没有,和林同志的成就比起来,我就不值得拿出来说了。”
他笑的时候,本就透着淳朴, 脸颊还带点红,真像草原上的小马驹。
宋莆确实是农业这行里名声在外的年轻人, 只是同处一室,不免被更为优秀出色的林巧枝衬托得不那么起眼了。
林巧枝也是有点诧异的。
她提这一遭,确实是想说,如果胡开记想铺这种大的摊子的话,农业那边也要稍微有点分量才行。
她见宋莆两次了,中间还联系过,还真没看出来他是农业领域名声赫赫的天才。
可能是,和土地和小麦打交道久了……性格也有点接地气了?
林巧枝看了他两眼,又思考了一下胡开记的说法,表情逐渐认真郑重起来。
有些东西一变,要思考的东西就不是一个量级的了。
就好像农村养两三只鸡,稍有经验的农户随手就养了,但是如果要同时养两三千只鸡,再有经验的养鸡户,都要打起精神来。
胡开记还想用此作为全丘陵地形拖拉机的对外宣传案例,慎重程度就要再往上提一提了。
“那我先从机械化角度,说一说我的想法,大家一起讨论一下。”林巧枝思索着,把看完的文稿在面前摆开。
宋莆和胡开记等人直接抽出了胸口的笔,又铺开笔记本:“你说。”
“就是一点初步想法。”林巧枝摆摆手,示意不用搞得这么严肃,又说,“最根本的,还是整理土地,这个思路肯定是没问题的,咱们的这款全丘陵地形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