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林巧枝将注意力转向了机械化部分(1 / 5)
云淡风轻, 艳阳高照。
林巧枝感觉活动开筋骨的次日,她见到了即将返程的秦飞燕。
“林工。”秦飞燕热情地打招呼,把提上门的东西放在旁边。
林巧枝感觉和记忆中的她很不一样。
皮肤晒成了小麦色, 笑容坚定自信,像是一只草原上矫健而有力的狮子。
“你变化真大, 给生产大队解决农机维修保障问题, 看起来很锻炼人啊。”林巧枝端起新买的暖水壶给她倒了一杯水,又说,“人来就行,怎么还带东西了。”
把水递给秦飞燕:“先说好了,贵重的我可不收。”
“肯定不会, 都是些地道的山货,最多就是里面有一只腊鸭,是当地的做法,干香干香的, 咱江城没有的风味,拿来焖藕, 那滋味一绝。”秦飞燕介绍, 还讲,“像是这些,挂起来,也不会坏,可以慢慢吃,就是一点心意。”
秦飞燕心里是真的感激。
下乡也这么久了。
该看到的也都看到了,很多知青去到农村, 手不能提肩不能挑,有的连水稻苗和杂草都分不清楚, 真是吃足了苦头。
她常常会想,如果没有孟姨和林工当初帮她一把,没有红旗厂学来的这一身本事,她肯定不会有今天这一番作为。
更不会有机会,深入乡土,帮助到那么多需要帮助的农民。
尽管也辛苦,不是那么轻松,但做有成就感的事,苦和累都是不一样的滋味。
“当初刚刚到下乡地方的时候,我是真的慌,我那个村在的大队,用的是50年代从波兰买的一辆拖拉机,根本不是咱们红旗厂的拖拉机……”
回忆起这些事,秦飞燕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不敢相信自己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那个拖拉机启动就很不一样,先要划火柴点燃一根粉笔大小的硫磺棒,丢到气缸里,再以最快的速度跑到旁边,用特别大的力气转动拖拉机轮盘,那个轰轰轰轰轰的声音简直能把耳朵震聋,直到整个机身也笃笃笃的剧烈抖起来,才是启动成功了。”
林巧枝听了:“发动机多少有点问题吧?”
“是的。”秦飞燕用力点点头,“但是我当时不知道啊,也没有这么深的经验,真的一下就慌了。”
她们当时学的时间确实有点太短了。
照葫芦画瓢是没问题,但要灵活变通,甚至知识迁移,就有点为难人了。
“说起来可能不信,但我那段时间,真的全靠回忆在红旗厂学到的东西,还有那些强硬的耳提面命……”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要面对那么多本地男性竞争,但她好像真的被灌输了许多钢铁般的勇气,“我就每天晚上借着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