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大宋帝国征服史 > 第二十一章 文治(下)

第二十一章 文治(下)(2 / 9)

张大牛一起出征的袍泽得到的封赏,正好与他的赏赐连在一起,合起来足足有七百亩之多。

张大牛不得不庆幸他当年的决定,若不是六七年东海建国前就入了台湾,哪会有现在的风光。整整七百亩地上等田土,放到老家乡里。也算得上是一等一的大户了。

现如今,那些刚刚来投奔东海的移民,再也不可能如当年那般有着一人两头牛、三年免赋、四十亩地的好事,人人只有十五亩口份田,虽然三年免赋依旧,但耕牛却不会再发。但就算这样,大宋百姓仍对东海趋之若鹜,比起大宋贪官污吏和永远也缴不完的税赋,东海国犹如天堂一般。

有田有宅,衣食无忧。而且上岛后的这几年。他又添了一儿两女,子女双全。张大牛其实已别无所求,只想平平静静的享受下半辈子的清福。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近日,便有一桩困扰他全家上下的大事。

一只黄狗伏在墙角,伸着舌头,呼哧带喘,避着正午的阳光。正屋地供桌上,张家地列祖的灵牌前,架着张大牛因战功而得赐地钢刀,两名倭女正低着头,小心翼翼地擦拭着供桌。

内进的西厢房中,张大牛一家正围坐在一起。张大牛夫妇二人,和三个儿子、两个女儿都聚在了这间屋中。

张大牛穿了一身去了标志的军服,端坐在一张桧木座椅上,双腿微分,双手平平放在膝头。脸上的一圈如猬短须,让他威严自生,看起来颇有几分气势——不像个预备役的杂兵,倒像个校尉。自从去过东瀛之后,他在家中都保持着军中的习惯,近一年的磨练,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他的身边,浑家王氏同样坐在一张桧木座椅上。满头金钗,遍体绫罗,也有了几分富态之相,若只论穿戴,比当年他家的佃主刘大官人的妻妾还要强上数分。王氏抱着才两岁的小儿子,两个四岁的双胞胎女儿则乖巧的搬了两张小兀子坐在她脚边。

在夫妇两人的右手边,次子兴哥也老老实实坐着。他已经十五,三年前蒙学毕业后,没有考上义学,便回家务农,现在已经跟张大牛的一个袍泽的女儿定了亲,年后便要迎娶过门。

整个房中,众人皆坐,惟有张大牛的长子大哥儿,或者叫张希均——这是义学里的先生给取得大名——站在屋子中央。

张大牛看着他一直引以为傲的长子,心中苦恼万分。他的这个大儿子其实并不算如何聪明,当年是凭着一点运气才考上了义学,在学校中,成绩也只能排在中下,但毕竟是顺顺当当一个年级一个年级的升了上去,到了今年年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