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一揽子协议(2 / 5)
斯帝国的石油,当时德国所需要的七成石油都来自波斯帝国,而这其中,几乎有一半是依靠海运的。如果没有波斯帝国的石油的话,那么德国早就战败了。另外,东地中海战场又是北非战场的侧翼,如果欧洲联合舰队杀到了东地中海的话,那么亚历山大港的防线就肯定崩溃了,苏伊士运河就将落入敌人的手里,结果不堪设想。
北非战场是当时大陆战争中第四大战场,之前一直由波斯帝国的陆军承担主要作战任务。从23年起,唐帝国派遣了北非远征军前去协助波斯帝国作战。最初,北非远征军只有十个步兵师,以及两个高射炮师的规模,主要承担苏伊士运河的防御作战任务(主要就是防空)。到23年底,北非远征军的规模已经扩大到了二十五个师的规模,其中有两个坦克师。而到了现在,北非远征军已经达到了四十个师的规模,其中装甲部队就有八个师。唐帝国远征军已经成为了北非战场上的主要作战力量,特别是那八个师的装甲部队,在北非的沙漠战场上打了好几次的漂亮战斗,让意西法联军根本就无法突破亚历山大港防线,更无法威胁到苏伊士运河的安全。
南大西洋上的开普敦的重要性就更不用说了。在波斯帝国海军无力南下的情况下,只有唐帝国海军能够在这里阻挡前来的英国远征舰队。而这座港口的得失不仅关系到了唐帝国在大西洋上是否有活动的权力,更关系到了印度洋航线的安全,而这是唐帝国与波斯帝国,德国沟通的主要渠道。
在整个唐波协议中,唐帝国将承诺向波斯帝国提供更多的战舰,为波斯帝国培训海军官兵,以及向波斯帝国提供建造新战舰的技术,培养船厂的熟练工人,建造基础设施等等。这已经是唐帝国当时所能尽到的最大努力了,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战斗还在激烈进行的时候,唐帝国无法为波斯帝国提供更多,更强大的援助。
而在整个协议中,唐德协议才是最为关键的。除了承诺提供的十三个装甲师之外,唐帝国还以一揽子协议的方式向德国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而这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就是派遣远征航空兵前往德国的协议。
唐帝国将在25年年底之前至少向德国派遣三个战略打击军的重型轰炸机部队,总规模达到了3000架以上的“狼鸠”将陆续飞往德国,而且将由唐帝国的飞行员来驾驶这些轰炸机,执行对英国的战略轰炸行动。除此之外,唐帝国海军航空兵将向德国派遣40个战斗机中队,主要执行护航任务,另外还将承担部分德国本土的防空任务。
陆航方面,唐帝国陆军航空兵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