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大明国师 > 第443章 人心

第443章 人心(5 / 8)

  而手里没什么宝钞又想买的普通百姓,朝廷也没禁止他们私下拼团团购。

  只需要邻里亲朋信的得过的人去取盐,大家凑一凑,自然也就成了毕竟谁也不知道这种好事还有没有第二次,便宜盐放自己家里囤着,总是没错的。

  而且最关键的是,即使没有办法去盐场取盐,也找不到可以拼团的邻里亲朋,只要手里有大明宝钞,也可以去拿着找相熟的商人或是小贩,因为现在宝钞是可以买一些平常价买不到的货物的。

  精明的商人们开始选择只收宝钞,这样既可以把积压的货物销售掉,又可以回笼一批宝钞,再拿着这些宝钞去换盐。

  而且,即使手头的宝钞数额不够多,也可以整批出售,去跟别的商人做交换,也算是一条不错的赚钱途径。

  这年代的人并不傻,反倒是聪明绝顶,既然朝廷不禁止民间私下交易,那么他们完全可以玩出花来。

  “人心日渐浮躁,真是令人担忧。”

  正值休沐,杨士奇受了朱高炽的委托,带皇孙朱瞻基出来逛逛,见识见识民间的情况,看着眼前的一幕幕,杨士奇不由地喟叹道。

  “杨先生是怕风俗不存吗?”朱瞻基也好奇地透过马车帘子,看着外面的世界。

  “风俗不存倒还在次要,只是此风着实不可久,一旦日子长了,恐怕百姓就不好管了。”

  杨士奇一语道破真相。

  在统治阶层眼里你是刁民还是良民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好不好管理。

  封建时代,朝廷的管理能力是相对低下的,这就要求百姓的水平也必须相对低下,但凡人心活泛,都有自己的心思,追求自己的利益,朝廷的管理难度,就会超级加倍。

  “在大本堂没读过《商君书》吗?”

  汉代以后的儒家嘛,懂的都懂,与其说是更像先秦的儒家,不如说更像先秦的法家。

  属于是披着儒家的皮,揭开一看,里面全是法家的内核。

  而历代王朝,教导皇子皇孙,《商君书》是必读教材。

  因为《商君书》主张强国弱民,商鞅认为能够战胜强敌、称霸天下的国家,必须控制本国的百姓,使之成为弱民。除此以外,商鞅还认为国家的强势和百姓的强势是对立的,只有使百姓顺从法律、朴实忠厚,百姓才不易结成强大的力量来对抗君主,这样国家才会容易治理,君主的地位才会牢固。

  嗯.跟西方在130年后才会问世的《君主论》基本如出一辙。

  “大本堂不教《商君书》,但是父亲大人教我读过。”朱瞻基答道。

  “读过《错法》篇和《去强》篇吗?”

  杨士奇轻声道:“明君之使其臣也,用必出于其劳,赏必加于其功;功常明,则民竞于功;为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