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并案会议,各抒己见(4 / 4)
陈益:“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讨论,凶手的杀人手法虽然一致,但作案过程却有着很大的区别。”
“帝城案,凶手是袭杀,宁城案,凶手用七氟烷迷晕受害者绑架,并在受害者清醒的时候将她杀害,而阳城案死者胃里检测出了三唑仑成分,从死亡状态看,她是在昏迷中被杀的。”
“这是有目的性的改变,还是全凭喜好呢?”
会议室安静下来,这件事还真的不太好去分析。
耿建清看了过来:“你怎么想?”
陈益:“分割成两方面去看,第一方面是凶手的作案准备,第二方面是凶手的作案结果。”
“先说作案准备,凶手在帝城杀害夏青文的时候没有使用药物,原因应该在于非必要性,他根本不需要使用迷药,即可将夏青文在墓地刺喉。”
“宁城案,凶手在宁城对毕雪兰下手的时候需要绑架,所以他必须想办法让毕雪兰失去抵抗,七氟烷是很好的选择。”
“阳城案就比较奇怪了,凶手和死者处在密闭的空间内,他没必要使用三唑仑。”
“再说作案结果,宁城案和帝城案死者是在清醒状态下被杀的,而阳城案死者是在昏迷状态下被杀的,这里面如果没有目的倒也罢了,如果有,那么必然和作案动机高度关联,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作案手法。”
“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我们分析的时候要互相都能说得通。”
陈益的话将本案带入深层次,查是查不到的,考验办案人员的逻辑性和犯罪心理学造诣。
连环凶手的犯罪心理很难揣摩,尤其是在没有受害者相同特征的情况下,会议室一时间变得沉寂。
大家都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