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4章 论积贮疏(4 / 7)
真有这功夫,直接把河南夺回来,养养马放放牛,爆骑兵他不香吗?
对于南越的问题,刘弘地看法与那位穿越者前辈比较类似——能不动手,就尽量不要动手。
毕竟南方的湿瘴,会为战争带来很多变数,也会让汉室遭受很大的损失。
但有一点,刘弘地看法却与那位前辈不同:原则上,能不打,尽量不打;但实际上,也不能完全不打。
用后世一位热血青年的话来说:打得赢就打,打不赢明天再打,明天没打赢后天还打,打到他怕!
赵佗这头老乌龟,就是不打不老实的。
汉开国之初,赵佗就已割据岭南,高皇帝刚遣使询问(威胁),赵佗就俯首称臣了。
而后,便是吕后即将亡故之时,赵佗又觉得自己行了,就再一次称帝。
结果赵佗运气好:周灶大军仗还没打,就被湿瘴+水土不服干倒大半···
在历史上,最终是陆贾奉文帝命出使南越,短短几句话,赵佗就再一次臣服。
看看陆贾在赵佗面前说的话,就不难看出,赵佗是个什么货色了。
说白了,赵佗自己也知道:就南越穷山沟子那点人,根本无法与坐拥中原万里土地、数千万民众的汉室抗衡。
明知打不过,赵佗却还几次三番自立为帝,挑战汉室的底线,难道是真的有野心,或者是没脑子?
显然不是。
赵佗真正的目的,是通过这种手段,来提醒长安朝堂:喂,别小瞧我啊,别无视我啊~
说白了,就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赵佗知道自己打不过汉室,但与此同时,赵佗也料定:汉室不会选择通过武力,去图谋南越那片深山野林。
在此前提之下,再加上有天险为依、气候为凭,赵佗自然要时不时跳出来,逼汉室让渡利益了。
但这种把戏,显然很难在穿越者面前奏效:会哭的孩子,未必就会有奶吃···
——除了喂奶,打也是能停住熊孩子的哭声的!
对于南越,刘弘的态度很简单——通过适当的惩戒,让赵佗意识到:继续反抗统一,非但无法带来利益,还有可能带来灾难!
当然,作为一个履历横跨秦汉两代,从始皇一朝活到汉武帝之时的枭雄,赵佗还没那么容易被吓住。
但通过这么一次,赵佗应该就能明白长安的态度;即便不马上低头,也会意识到继续搞事,会给自己惹上麻烦。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