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匠心传承(4 / 6)
那么多篓子,若不是连盼冲开食园,汪老实在都有些没脸来见连盼。
但是昨儿连盼婚礼上,他却又被当做贵宾对待,连盼待他亲亲热热的,显然半点也没有因为杨小葵的事情同他产生芥蒂,汪令雪感觉十分惭愧。
他因为杨小葵脸上的胎记对她十分同情,所以才把她推荐到连盼这儿,连盼又何尝不是因为她的胎记以及他汪令雪的信誉,所以才对杨小葵照顾有加呢?
说来说去,也都是杨小葵自己不好,个头小,心眼大,差点酿成大祸。
连盼也是聪明人,她很欣赏汪令雪,当初食园开张的时候,汪令雪就帮了不小的忙,他时常以“小友”称呼连盼,这阵子倒是联系地少了,估计自己心里也有些过意不去。
连盼却从未把这事放在心上,一码归一码,能交到汪令雪这样的朋友,也是她的幸事,又岂会因为杨小葵而迁怒汪老。
“小园重新开张,您要过来吗?我单独给您留位。”连盼在电话里笑道。
汪令雪却连连摇头,“不不,你先别着急,我要请你帮我个忙。”
说是帮忙,实际上是要送一份大礼给连盼。
汪令雪和美食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一只生花笔,两片犀利唇,是当之无愧的美食泰斗,其实他心中一直有一个想法,筹划了很久了,最近才筹备周全,准备实施。
美食这东西,色、香、味是它最重要的三个因素,汪老的特长就是他犀利的文笔,可惜,笔写再多,终究也只能停留在纸上,难以具化,无法描绘出他吃过美食的万分之一,这一直是汪老的遗憾。
汪老一直都有用影像来记录美食的念头,毕竟影像可以占据美食的色、香两味,会比文章更为直观,流传度也更广,也更能弘扬我大众化美食文化。
同时,影像还能拍出美食背后的故事,拯救许多濒临灭绝的手艺人,甚至改变一种食物、一群人的命运,精美的影像作品不分国界,甚至能流传海外,弘扬一国精髓。
这已不单单是在拍摄“吃”这么一个简单的东西,这已然是记录一种生活、一种文化。
汪老家境富裕,交友甚广,从前也不是没有人想打他的名头做各种宣传,之前就有人想青他拍纪录片,不过汪令雪仔细一看才发现,什么纪录片,根本就是广告片,消耗他的信誉度不说,并且完全和他本人的美食理念背道而驰,自然是干脆拒绝。
汪令雪本人已经五十多岁了,马上要到耳顺之年,他虽一直有这个想法,却又颇有些力不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