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翻译(1 / 7)
方言交流这个梗很好的在接下来的两天里传遍会场内外, 很多老人在彼此交流的时候也估计用了方言, 搞得这次参加这场交流会的外国人从头到尾一头雾水。
只有在华国人愿意跟他们交流的时候才会说普通话,那时候无论是他们自己还是他们的翻译,这才能够听得懂。
可以说这是很让人心里烧呼呼hei(很)难受的事了。
范老之前帮忙带话说的作品翻译本的事也有人在兴华出版社那边找总编接洽过,现在这会儿一本书想要翻译之后销售到其他国家,并没有几十年后那么简单的。
经济是一方面,国外是否有宣传有接收方也是一方面,另外还有就是政治敏感度方面。
无可否认的,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因为特殊的经济环境以及政治环境, 于题材文风方面有一种无法跟国际接轨的局限性。
从最后定下的翻译作品为《时间旅人》这一点其实就能看出来,华国此时能够拿出去的文学作品还是处于比较尴尬的匮乏时期的。
前期翻译原本是决定由出版社这边寻找专业翻译人士来翻译的,但是大家都知道, 一个文学类作品,从一种语言转变成另一种语言, 如果翻译者跟原作者无法做到想法一致思维接近, 那么翻译之后的成品甚至会出现跟原作意思南辕北辙的情况。
祁云是在思维上还是思想上,虽然在外表看来祁云只是聪明一些政治方面敏锐些处事风格圆滑些, 然而不能抹消的依旧是他的三观性情几乎都是在前世形成的。
当然,可能也还有智商情商的差距上,总之祁云看过一段翻译者翻译后的成品, 让祁云难以接受这样的东西将会别当做是他的作品然后推出到其他国家去。
“我...我可以自己试着翻译吗?”
在与翻译者尝试着沟通了一个上午之后,祁云有些迟疑的跟张副编提出这个要求。
今天上午这位翻译者负责的是英语版本,或许对方也在努力的尝试按捺住自己在专业领域的骄傲同祁云进行深层次的接触。
然而有些地方事实上祁云是无法言传的,比如同一个句子, 若是标点符号甚至空格连体,都是能够表达出更深沉次寓意内涵的。
虽然《时间旅行》在年轻人看来只是一本超脱时代极具幻想色彩的小说读物,但是事实上它在不同人眼里都具有不同的意义。
比如说历史爱好者,会被里面糅杂多条历史线路重新创造出来的历史思维所吸引,心思深沉的人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