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四章:儒家的未来(3 / 4)
会再次被淘汰掉。”李元吉微微摇了摇头,继续道:“朕不想让民族的文化丢掉,但也不能死守旧的,而不去寻求新的。就像是耕种一样,袁让犁出来了,旧的直犁就必然会被淘汰。”
于志宁和孔颖达陷入了沉思。
李元吉可是给他们出了个不小的难题。
对于控制普通人的思想,儒家的办法很有效,但让他们去控制一些文人的思想,除非这些文人一开始就是接受了他们的教育,被他们洗过脑的。
就拿现在来说,十个四大书院中的学生交给儒家去洗脑,他们能成功一个就算不错的了。
接受了更先进知识灌溉的书生,他们的思想本就有了进一步的升华,他们早就有了自己的目标与主见,除非是遇到重大变故,不然成功的概率几乎可以不提。
可是现在,李元吉却给他们提出了这个要求,这让他们怎么办?
儒家为什么能强大?因为一家独大,因为天下文人,都是接受了他们的教育,他们的理念的,所以上层官员,根本不用他们去洗脑,自然而然的,在一些原则性问题上,就会站在他们这一边。
可是现在,环境不同了,对他们的要求也就更高了。
“草民会想办法去改变这些的,不管有多难!”于志宁咬牙答应着。
难度自然有,可若是不去做,不去答应,那么现在他们就会被淘汰。
压力,自然而然的再一次回到了他们身上,而且,这也让于志宁更加觉得,皇帝这是有意再给他们加担子,让他们将更多的精力用于这些方面,而无力去顾及其他的东西。
从另一个层面讲,这是对儒家有利的,至少他们的生存环境会好一些。
不利的是,他们的生存空间会被压缩。
可是,不管怎样,至少结果不会比现在更坏,不是吗?
“有这个动力就好,这事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或许十年,或许二十年,也许需要更久,解决当下,朕会给你们时间的。”李元吉点了点头。
这个时候,他的心中也有了一些想法。
当然,这是参考了后世的制度的,例如在军中设置政委指导员什么的来负责官兵的思想工作。
这个职位看似鸡肋,而且也没有带兵的实权,但如果一支部队被打造成思想过硬的军队,那还是很恐怖的。
而政委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以随时掌握全军的思想问题,打了败仗的时候,他会以最快的速度帮助官兵从败仗中解脱出来,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