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全胜(3 / 5)
国的段凝、王晏球、康延孝等将领便急不可耐的主动请缨,提出帮吴军去劝降依旧在抵抗的霍彦威、陆思铎、戴思远等将领。
这些降将在投降吴国之后都得到了相应封官加赏,其中率先倒戈一击的康延孝自然是受到最多的封赏,当场被任命为效义军都指挥使,加封亭山侯,率领麾下将士继续为吴国征战效力。
而在逃离之后重新返回来投降的王晏球同样受到较高礼待,被任命为骁骑军都指挥使,率领麾下骑兵在柴克宏麾下听命。
这两位将领都是主动投降,尤其是康延孝乃是临阵倒戈,直接导致梁军的战败,所以二人的封赏是最多的。
至于其他将领也各有安排,除了一部分加入效义军继续为吴军效力外,其他将领或是转为厢军军官,留驻地方,或是转为文职,或是直接罢官免职,回家赋闲。
毕竟这些将领都是临危之时才投降的,他们得到的待遇自然不能与康延孝、王晏球二人相比;而且这一次光是投降被俘的梁军就多达五万多人,这么多的梁军自然不可能都编入效义军,否则可能导致效义军势力过大,影响到将来的稳定。
所以杨渥最后的安排就是将这些俘虏中的部分精锐老兵继续用于征战,其他士兵或是等到战后直接解散,或是改造成厢军留守地方。
至于段凝这位最后时刻下令全军投降的梁军主将,杨渥并没有给他授予官职,仅仅册封其为方城伯,成了一个闲散之人。
此人没什么能力,仅仅依靠行贿和巴结权贵才得以上位,这样的将领杨渥自然不怎么看重;若不是看在他是梁军主将,又在最后下达投降命令让吴军减轻不少伤亡,只怕杨渥连闲散伯爵都不愿封赏给他。
未能得到任何官职,这让擅长钻营的段凝自然不满意,他眼珠子一转便向杨渥提出来,自己愿意以梁军主将的身份写信劝降霍彦威等将领。
而王晏球、康延孝等人自然不甘落后,也纷纷提出愿意亲自前去劝降其他各将领。
如今整个东面战场上,依旧在抵抗的梁军主要是控制着开封、滑州、濮州等地的戴思远,控制着宁陵的霍彦威,率部在许州与李简对峙的陆思铎,以及汝州守将王瓒。
这四路军队里面,又以陆思铎部兵力最多。
此人乃是一员骁将,尤其擅长骑射;他在自己所用的箭矢上刻上自己的名字,每次射出去后都必定会命中目标;当初在河北与晋军大战时,有一次还射中了李存勖坐下战马的马鞍。
此人目前率军在许州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