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提高待遇(2 / 4)
维持麾下士兵的较高待遇,并且给那些受伤或者阵亡将士较高的抚恤。
有充足的财力作为支撑,所以杨渥才能迅速建立一支战力强大的精锐之师。
但他的这套高标准显然不能推广到其他军队去,淮南也不可能有那个财力对全军维持那么高的待遇标准。
如今的标准,一个最普通的禁军士兵,他每个月的实际得到的口粮,也就是大概一百斤米左右。
一百斤米看起来有很多,似乎养活几个人口都不成问题。
但实际上,这个时代的人除了米以外,很少有其他食物来补充,这就导致士兵们需要吃更多的米来维持平常的消耗。
尤其是对训练较为严格的禁军士兵来说,他们对体能的消耗自然更多,所以一百斤口粮差不多只够士兵自己的消耗,基本上没有什么多余的口粮。
但是士兵不可能只有自己一个人,他们还有其他家人需要供养,此外他们还要穿衣服,还要住房子,还要其他的生活必须品要购买等等。
在过去,天下动荡,百姓生活困苦,朝不保夕的时候,许多人当兵的要求自然很低,只要军队能够保证他们有口饭吃,能让他们活下去就行了。
所以那时候即便募兵的待遇很低也没关系,依旧源源不断的有人上赶着的来参军。
但如今,随着两浙和江西的并入,各地秩序得到恢复,生产得到发展,百姓的生活条件也提高了不少,但士兵们的待遇却丝毫没有提高。
更何况,在过去军纪不严的时代,将士们打仗时还能通过劫掠的方式来获取财物,但现在随着杨渥的三令五申,禁军的军纪更加严明,早就禁止了他们劫掠百姓的行为。
没有了这项收入后,再加上平时的收入又不高,士兵们有所抱怨也就不足为奇了。
杨渥放下手中的酒杯,皱眉思考起来。
他记得历史上李存勖之所以在登上皇位没多久就因为手下将士们的叛乱而被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他登基之后,那些随着他打天下的士兵们却依旧生活困顿,没得到多少好处。
甚至于,随着大规模战争的停止,士兵们又失去了通过打仗获得赏赐和劫掠的收入途径,生活更加困顿,这使得他们心中的不满不断积累,最终爆发出来,结果就要了李存勖的性命。
如今吴军禁军的待遇同样有些过低,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若是不迅速改变这个状况,只怕轻则会影响到禁军将士们的士气,重则说不定会出现兵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