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大计划(3 / 4)
忠病情好转,立即启程南下,返回汴州。
不久,天子派遣御史大夫薛贻矩至汴州向朱全忠询问病情并且加以慰问。
当薛贻矩面见朱全忠时,他主动请求用臣子见君主的大礼进行拜见,并献上禅代的具体筹谋。
对于薛贻矩的这一番作为果然获得了朱全忠的欢心,他提出的禅代之谋也获得了朱全忠的首肯。
等到薛贻矩返回洛阳复命时,他又向天子表明梁王朱全忠有受禅之意。天子随即便下诏,定于明年正月正式举行禅让之礼。
这个消息传出之后,各地藩镇纷纷震动,开始为这个重大变故商定各自的选择。
魏博节度使罗绍威自然不用说,这次禅让之谋本来就是由他首先发起的,如今他的目的也已经达到了,朱全忠的注意力都被登基称帝这件大事所吸引,暂时没有了夺取魏博的想法。
“大唐立国二百八十多年,早就腐朽不堪了,各地藩镇也没有谁还把天子当回事。所以这大唐是继续存在还是就此终结,又与孤何干?孤只要能继续做我的魏博节度使就是了!”
与罗绍威抱有同样想法的还有成德节度使王镕和义武节度使王处直。
事实上,不管是魏博,还是成德、义武,这三个藩镇都是在一百多年以前便与唐朝朝廷闹翻了的藩镇,它们名义上属于唐朝,但早就自立一方了,可以说唐朝藩镇之祸,这几个节度使就是罪首。
所以他们对于唐朝自然没有丝毫忠义之心,再加上他们也没有争霸天下的野心,只要能保证他们的利益不受损害,至于是谁来做天子那就与他们无关了。
在罗绍威带头劝进之后,王镕和王处直二人也随之跟进,各自上书劝进。
此外,远在湖南的武安节度使马殷和割据岭南的清海节度使在得知各地开始劝朱全忠登基后,同样向朝廷上书劝天子禅让。
不过除了这些实力相对弱一些的藩镇外,其余强大藩镇对于朱全忠的篡位举动却是一片谴责之声。
不过除了谴责之外,却是什么具体的行动都没有,似乎是默许了朱全忠的篡位行为。
广陵城中。
此时,淮南的大小事务依旧像往常一样进行着,丝毫没有因为朱全忠即将篡位而有什么变化。
对于杨渥来说,朱全忠篡位其实并不是坏事,反而是一件好事。
毕竟唐朝不亡的话,以大唐忠臣自居的他就不能建国称尊,许多事情也要受到掣肘而不能实行。
所以朱全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