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接位与篡位(3 / 4)
藩镇。
但如今的杨渥自然底气充足,根本不担心其他藩镇有谁敢来趁机讨伐。
刚刚暴揍了梁军的十多万淮南军如今已经从宿州撤了下来,王茂章、周本、秦裴这三个军如今已经退回了各自的驻地,所以此时的淮南不惧任何挑战。
然而杨渥千算万算,最终还是有一件事没有算到,当杨行密薨了的消息传到汴州后,朱全忠大喜过望,在第一时间便下令拒不执行当初与杨渥达成的购买淮南盐的协议。
在朱全忠支付了十万贯茶叶的补偿钱后,淮南军便依照之前的协定开始撤军;同时,第一批淮南食盐的交易也已经完成,但第二次交易却尚未开始。
如果没有杨行密突然病逝这个变数的话,只要朱全忠拒不履行协定,那么淮南军就可以再次大举北上,威胁到梁军的南方防线;但如今杨行密薨了,朱全忠料定淮南军不会在这个时候再次发兵北上,自然会直接拒绝履行之前的约定,这一点却是杨渥的失误。
当然,如今北方的战事依旧吃紧,朱全忠也无法趁机南下攻打淮南。
这段时间因为南方压力的减少,朱全忠得以重新调动大军从容北上进攻叛乱的魏博五州。
因为有比历史上更加犀利的苏州炮这一攻城利器,所以这一次梁军的攻城行动进行得比历史上要容易得多。
然而魏博军毕竟是成立了一百多年的老字号藩镇,在当地根基深厚,朱全忠要想平定叛乱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
更让朱全忠感到担忧的是,他已经得到消息,晋王李克用在晋阳集合军队,准备增援潞州,大有不拿下潞州誓不罢休的决心。
此外,据说淮南已经派出了使者将苏州炮的制造技术提供给了河东,所以接下来潞州的防守会比较吃力。
“不管怎么说,杨行密这个老对头一死,孤也算是去掉了一个心腹大患;只是杨渥那小子比起他父亲来更加不好对付啊!”回想起之前与淮南军交战时接连遭受的惨败,朱全忠脸色有些不自然起来。
更让他感到忧虑的是,杨行密与他一样,今年都是五十四岁;如今杨行密虽然不在了,但他毕竟还留下了一个优秀的继承人;而他自己呢?
他的长子朱友裕本来是个不错的继承人选,他自幼善骑射,跟随朱全忠南征北战,宽厚待人,很得将士之心;然而这个继承人选却在一年多以前病亡了。
所以此时的他,在众多儿子里面根本不知道该选择谁来作为继承人。
更让他感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