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大战将至(2 / 5)
来自己想凭借着有十二军、七十四军、第四军和第十九集团军这些中央军精锐,好好和阿南惟几的日军十一军来次堂堂正正的较量,并且为此拟定了一系列作战计划,可是现在看来,全都用不上了。第一次长沙会战时,老蒋其实是不赞同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和兵力去打这个没有把握的仗,是他薛岳一力主战,才会有第一、第二和即将到来的第三次长沙会战的由来,前两次自己虽然名义上是说打胜了,可实际上和日军都是拼了个两败俱伤,甚至可以说是惨败而归,唯一的利好就是长沙城还牢牢地掌握在他薛岳的手中。他也知道,老蒋对于前两次的战果不甚满意,这次才会亲自出手指挥。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虽然这两封调令是出自上面的手笔,但实际上却都缘自孙玉民前番在南岳和老蒋的交谈。让他更没想到的是,这两封调令之后,是更多的布署命令和调防命令下来,几乎是把湘北的部队挨个都调防和布置了一遍。
按照孙玉民当时的构想,以敌我双方对峙的新墙河为第一道防线,汨罗江为第二道防线,长沙城外的捞刀河与浏阳河之间为第三道防线。前两道防线是伏击区和诱击区,第三道防线是决战区,即诱敌主力于“浏阳河、捞刀河间地区歼灭之”。
在孙玉民的设想和计划中,国军在湘北的二十五个师应付起阿南惟几三个师团的进攻已经绰绰有余,可是老蒋还是不太放心,连着从其他战区抽调了12个师增援,这样下来,长沙附近总兵力达到了37个师,约计30万余人。
自吃了上次会战电台密码被日军破获的大亏以后,老蒋此次格外小心,花重金从美国购置了一套全新的密码,由于保密工作完胜前两次战役,所以阿南惟几并不清楚国军已经提前在做大战准备了。
在将孙玉民的十二军调至株洲、禄口,将王耀武的七十四军调至衡阳、衡山后,老蒋陆续地调整了其他部队的驻防:以杨汉诚第20军守备杨林街、潼溪街、新墙镇、鹿角之防线以及通城各前进据点;以孙渡第58军控制于黄岸市附近,并要求他们构筑简易防线;以战区直辖第37军陈沛部暂编五师警备长乐街、伍公市、新市一带据点,主力60师95师控制于瓮江、栗山巷一带防线;第99军傅仲芳部警备归义、营田、湘阴及芦林潭、沅江一带江防、湖防,其主力92师控置于三姐桥防线;以萧之楚第26军控制于浏阳、洞阳市、花桥一线,构筑牢固工事;以李玉堂第10军警备驻防长沙。
按道理说,军委会的调令电文并不应该让只是一个小小军长的孙玉民知道,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