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六章 好意图坏结果(2 / 6)
日),后来汽车巨头福特公司在20世纪初将每周休两天的作息首先普及开来。
富士康可能是“血汗工厂”的典型,经常被中国及西方媒体大肆攻击,但那些批评是无稽之谈。富士康的生产不仅让许多商品物美价廉,且创造了数十万人的就业——试想,若富士康残酷恶劣地压榨工人,在市场经济中,它怎能形成如此规模?有人将企业的利润视为原罪,但事实是利润的增加方能让企业提高工资的支付,以便留住人才与劳力。无奈,有些人未给工人发过半毛钱,却爱挥舞道德大棒指责给工人提供挣钱机会的资本家;他们不考虑取缔“血汗工厂”的后果,大概只在乎自己身心舒畅、道德升华的错觉罢了。
为“血汗工厂”辩护其实更多的是为工人的前途与福祉辩护。在市场经济中,那些所谓的“血汗工厂”实际是许多人通往美好生活的“希望工厂”;那里没有暴力与压迫,有的是人们努力改善生活的相互协作。经济的发展及财产的保护才是解决贫困、优化环境、淘汰“血汗工厂”最有力的方法。要谨记:商业是最大的慈善。
外一篇干预收入的法规与有意或无意的伤害
导言:好的意图有时带来坏的结果,何况某个意图起初还是坏的。只有理解了收入水平真实增长的源头,才能避免心怀善意地弄巧成拙。
通过行政干预来提高劳动人民的收入所得,这一充溢着“爱心”的主张在社会中最直接的实践方式便是对工资水平的立法干涉,其中,世界上最常见的要数“最低工资法”。全球除了新加坡、瑞士、挪威等少数国家无最低工资规定以外,大多地方都或多或少地设置了最低工资标准,并且,此制度的标准线在诸多地区均在冉冉上升。
以美国为例,要求政府推行最低$15时薪法令的呼声及游行此起彼伏,纽约和加利福尼亚两大州于2016年春季先后宣布了提高本州最低工资标准的法案,这些法案计划将现在每小时$7.25的最低标准在2022年之前升至每小时$15。加州州长杰里·布朗(jerrybrown)更是手举签署完毕的文件,义正辞严地说道:“虽然最低工资法在经济效率上是说不通的,但它在社会道义上的每一丝一毫都是合理的。”
然而,任何诚实且兼具常识的经济学家,即便在其它方面龃龉不入,都能指出布朗州长此话的问题所在——除非您认为让欠缺技能的初级劳动者面临失业、丢掉收入来源符合您定义的“社会道义”,那您这句话才可谓通顺。
市场中最基本的供求关系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