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4 / 19)
风头正劲,流行《老鼠爱大米》,也流行《两只蝴蝶》。老谢拉着小偷一起合唱,老谢弹琴他打拍子,一开始他不情愿,后来越唱声音越大,几乎盖过了老谢。
半个小时后,客人给了一百元钱。
他们站在小餐厅门前,小偷捧着一百元钱发呆。
他猛地大喊:哎呀我去!早知道可以用这方法挣钱,我他妈何苦当小偷!何苦……
路人侧目,老谢扑上去捂他的嘴,手松开时湿漉漉一掌的泪。
小偷和老谢共同生活了一个月,吃住在一起,晚上睡不着的时候,唱歌聊天。他们一起卖唱,小餐厅里、海边的烧烤摊、冷饮店门前,得来的钱一人一半。一开始二人合唱,后来老谢只负责弹琴,小偷负责唱,他嗓门出奇地大,而且会唱所有的网络歌曲。
一个月后的一天,在初次卖唱的那家小餐厅里,老谢和他弹唱庞龙的那首《我的家在东北》。一遍唱完,明明客人没点,他却非要再唱一遍。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客人惊讶,他怎么抢过我们的酒端起来了?
他举起酒杯敬老谢。
走了!想明白了,也想家了,管他瞧不瞧得起,明天我就回家!
老谢送他去车站,站台上他死命地搂着老谢的脖子。
“你是我的纯哥们儿,纯纯的!”
车门关闭前的一刹那,老谢丢了一个纸包进去,报纸包着的,上面两行字:五万元钱我没有,我只有13700元钱。
当个好人。
火车开走了,带走了车窗上挤扁了的一张脸,和老谢贴身银行卡里的所有积蓄。
13700元钱没了,几百次街头卖唱的辛苦所得。这本是老谢攒了许久,用来实现理想的。
火车开远了,老谢发觉自己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心痛的。
他安慰自己,有什么啊?没什么,大不了从头再来嘛。
……
其实这段故事的句号,直到五年之后才被画上。
五年后,流浪歌手老谢在民谣圈有了一点点知名度,虽然理想依旧没有完成,依旧需要街头卖唱,但终于有一点儿资本展开全国巡演了。
规模不大,都是在民谣小酒吧里。
他的名气也不大,来的人能有三四十个,就已经很满足了。
2011年1月14日,南京古堡酒吧的那场巡演,来的人最多,几乎有二百多个,座位全部坐满了,不少人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