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比试(下)(4 / 8)
,而戚金将军的新版戚家军其实只是个半成品,因为这支军队只有车炮营,没有步兵营、马营和辎重营相配合,作战能力远逊于戚继光时代。
但是即便如此,在浑河血战中,这支半成品的戚家军还是表现出了极强的战斗力,**哈赤以绝对优势的兵力进攻也只不过是艰难取胜。如果不是四川白杆兵前期遭受汉奸炮手轰击导致损失过重,配合作战的辽东明军的援军始终没有抵达战场的话,谁胜谁负还犹未可知呢。
在陈文看来,戚继光的戚家军体系其实已经可以算是向着近代军队的方向前进了。瑞士人以同乡为纽带,凭借着山民的坚韧使用瑞士长戟组成的方阵对抗重骑兵,而戚家军则是驱除倭寇、拯救百姓为信仰,凭借着金华府这样民风彪悍之地的士卒通过使用互相配合的鸳鸯阵来碾压倭寇和蒙古人,其实在思路上已经无限接近了。
如果此后能够得到普及化,进而取得发展的话,谁说近代军队中国就一定只能从西方列强那里进口?
但是,当时的明朝统治者,尤其是文官集团为了防止武将做大,毫不犹豫的选择李成梁的思路。于是乎,戚继光在蓟镇练兵时提出的全国各地卫所到蓟镇轮训的计划也就胎死腹中了,戚家军也彻底变成了戚继光和他的军官们才能使用的利器。等到了老成凋零之后,这支军队和他象征着的明朝军队近代化的道路也彻底被堵死了。
陈文从决定重建戚家军开始以来所做的一切,就是要将这条被堵死的中国军事近代化道路重新开启!
只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此刻的陈文还需要从这支三百来人的种子部队开始做起,而且他还即将面对清军的大规模围剿。
至于这场比试,胜负其实早已注定了,本就无须多虑,一支哪怕只是刚刚走向军事近代化之路的军队,也绝对不是封建军队所能够抵挡的,尤其是那些作为中坚力量存在的亲兵家丁队还不在场的情况下。
演武场上,中营的雁形阵所延伸出去的两翼全线崩溃,攻势已经彻底瓦解。在这样的情况下,或许是因为并非身处血肉横飞的战场的缘故,中营的这个守备队并没有就此溃散。此刻,其余部在军官的指挥下也转为形成了一个圆阵以图防御甲哨接下来的反击。
陈文见因为没有伤亡,也没有斩首而变得无所事事的火兵们帮忙把那些中营倒地不起的伤兵搀扶开之后,他便示意代掌指挥之权的楼继业继续进攻。楼继业在得到将主的指令后,立刻下令甲哨再度变阵。
随着楼继业的命令,甲哨的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