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庄子《齐物论》白话文 一(2 / 4)
各种声音的大合奏,这个大合唱就是天籁之音。天地间各种声音的生和停息,都是出于自身,动者还有谁呢
比如说人籁,你说的人籁只是嘴巴吹气通过并排的竹管所出的声音难道说话、笑声、哭声等等就不是人籁”
有智慧的人一副豁达、闲散地样子。有点小聪明的人则喜欢斤斤计较,分清你我的界线;
某些言论听起来似乎有道理,给人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就好像猛火烈焰一样气焰凌人。而某些言论听起来合乎人心,分析得很细致。但是却显得很繁琐,听多了又觉得好像什么也没有说,不能给你决定;
睡觉时常常把白天经历的事带到梦里,醒来后觉得精神上舒畅多了。跟外界接触,与人打交道,就这是样子:整日里勾心斗角,没完没了。
有的人显得疏怠迟缓,有的人显得高深莫测,有的人辞慎语谨。遇上一点小事显得惧怕惴惴不安,遇上大事就显得惊恐、失魂落魄。
有的人说话就好像利箭自弩机快疾而又尖刻,其实是与非、对与错都由此而产生;而有的人则不这样,他们不表言论,好像与人约定或者是誓诅咒不表言论一样。其实不是而是他们在等待时机,寻找对方的破绽从而一举击败对方。
有些人的声音:就好像秋风和冬天的寒风一样,风声之后,季节变更。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日益消毁,进入衰败;
他们沉缅于所从事的各种事情,致使他们不可能再恢复到原先的状态了;
他们心灵闭塞好像被绳索缚住,不能放开心灵、放开眼界看待问题。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进入衰老、颓败状态。哀莫大于心死,一个人心思放不开,就没法使他们再恢复生气、恢复当初了。
他们欣喜、愤怒、悲哀、欢乐;他们忧思、叹惋、反复、恐惧,他们躁动轻浮、奢华放纵、情张欲狂、造姿作态。
他们的各种表现、需求的声音,就好像乐声从乐管中出,又像菌类由地气蒸腾而成。这种种情态,日夜在他们面前更换与替代,他们却不知道是怎么产生的
算了吧,算了吧一旦懂得这一切生的原因,不就明白了这种种情态的生、形成了
为什么人们会这样呢
因为世人都没有站在更高地角度、视野来看待问题。而只是单纯地站在人的角度、社会的角度来看问题。而没有跳出人的角度、高度这个圈子来看待问题。
为什么要跳出人的角度、高度,人类的角度、高度这个圈子来看待问题呢
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