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如何才能做到《逍遥游》之四(1 / 3)
一秒记住【无限小说网 www.xrmxs.com】为您提供最快更新!<太-无限>小说щww.xrmxs.com
庄子逍遥游的第三部分,是写庄子与惠施的两段对话。从上下文的关系来看,明显是后世大能在编辑整理时从庄子与惠施的对话文章中摘录过来的。主要是体现他对道家的理解,和他认为庄子的“游世”思想。
如果单单理解为“游世”思想,就有失对庄子思想的正确理解了。庄子的文章更多地是写我们在乱世中如何生存,如何在夹缝中求得生存。没有办法生逢乱世,命不保夕,想平平安安地生存下去是很难的。
所以如果我们粗略地去读庄子的文章,就有那种“混时混日子”游世的感觉,消极避世的感觉。
其实不然庄子是在教导我们,如何在乱世中生存下去。生存、活着才是目的,才是他要表达的。因为道家认为:生而为人,难得做一次人,不容易,机会难得,所以要珍惜。
所以我们要活下去,不受外界的影响,好好地活下去。别人怎么活我无法阻止,就让他们折腾去。我不跟他们折腾,我按照道家的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去生活。
所以庄子哲学思想不是“游世”思想,不是“混时混日子”。
所以从逍遥游这个章节的名字就可以看出,这篇“逍遥游”的文章,不是庄子自己写的。而是后世大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把庄子那些散乱地文章编辑整理而成,而命名的。
庄子与惠施两人,经常在一起辩论。惠施在魏国做外相,经常路过母国与庄子相见。在逍遥游这篇文章里,只是编者摘录了其中的两段。两人的辩论,远远不止这些。
庄子的名气远远大于惠施,他是道家学说传承人。而惠施,虽然有才学,可他最擅长的是辩论。因为逞口舌之能,往往不讨别人喜欢。甚至很多人都很厌恶他,认为他没有真本事。
惠施虽然被后世称为“名家鼻祖”,在当时并不是一个讨喜的人,可他因为在魏国当官,所以过的生活比庄子的生活优越。
他与庄子辩论,因为他头脑灵活、反应快,常常把庄子难住。有时带点教条,有时转移话题不说重点,有时抓住你的用词错误什么地,把庄子难住。但每次最后庄子都能据理力争、反败为胜。
当说不过庄子的时候,惠施就嘲笑带讥讽什么地说庄子一顿。
在逍遥游里,惠施与庄子就大与小、有用与无用辩论了起来。其实是惠施在讥讽、嘲笑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