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一章 南斯拉夫转向(3 / 4)
吉洪诺夫没有阻拦谢洛夫的举动,苏联也没有到连买地的钱都没有的地步。恰恰相反,苏联的外汇总量和日本没法比,可也是一笔巨资。需要外汇的渠道更少。
在美元要贬值的情况下,找一个地方保值不这么令人无法理解。总书记认为日本就不错,为了保险起见买土地。
“看来马上要到了收获的季节!”谢洛夫自语道,现在的考验充其量是黎明前的黑暗。等到了胜利的那一天,他也要学习一下勃列日涅夫,对着全苏联的人说上一句,不远了……
里根抓紧时间让美国的力量再次膨胀,不代表谢洛夫就什么都没做,总书记不是每天和小毛妹交流人生经验,然后去医院看第二书记和国防部长死了没有就没事了。
自从铁托和斯大林不和以来,南斯拉夫就是苏联心中的一块心病,本来苏联就缺乏在地中海方向的出海口,失去了南斯拉夫和后来的阿尔巴尼亚,进一步削弱了苏联在地中海的影响力,要不是勃列日涅夫拿出了前所未有的勇气支持了一次谢洛夫,到现在苏联都没法长久的保持在地中海的存在。
突袭土耳其的这步棋走活,连带着东欧形势的巨大改观。从6地华约节约了大量防备土耳其和希腊的兵力,从海洋苏联红海军在地中海畅通无阻,连带着巩固了和埃及、叙利亚、利比亚之间的友谊。节约了巨大的精力和花费。
可这就不代表南斯拉夫不重要,南斯拉夫在欧洲社会主义国家当中军力仅次于苏联和波兰,士兵素质仅次于苏联和民主德国。加上边防军在内的三十多万南斯拉夫军队,和整个南斯拉夫的两千多万人口一直和苏联作对,无疑一种巨大的内耗。
最终谢洛夫寄出大招活久见,在时间的掩护下熬死了铁托,并且早在七十年代就开始着手保护一些塞尔维亚**的干部,今天就是收获成果的日子。
十二月七日的克里姆林宫装扮一新,以最高礼仪对一个南斯拉夫的领导进行欢迎。早就已经淡出政坛,却又从铁托死后复出的塞尔维亚**中央总书记兰科维奇。
复出之后的兰科维奇依托着南斯拉夫内部实力最强的塞尔维亚**,开始对南斯拉夫最高权力进行争夺,当然还有苏联的支持。最终在争取了黑山、斯洛文尼亚等**后、对克罗地亚**完成了阶段性胜利。
今天正式兰科维奇访问莫斯科的日子,事实上此时的南斯拉夫内部,塞尔维亚人已经成了铁杆的亲苏派,并且完成了对铁托分子的压制。谢洛夫也很满意,你铁托活着的时候我弄不过你,死了还弄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