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大时代1958 > 第九百一十一章 南斯拉夫转向

第九百一十一章 南斯拉夫转向(2 / 4)

,因此对于刺激措施非常谨慎,德国货币当局政策旗帜鲜明,重心是国内物价和产出稳定,汇率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

德国衰退的轻一点,和什么政策没什么关系,主要还是西欧市场帮了他一把。广场协议彻底打垮了日本制造业,不过日本也有自己的办法。

美国会短期内改变自己的贸易赤字,可也只是短期内。美国经济的本质没有丝毫的改变。日本在这本账簿上所减少的出口额度只不过是换了另外一本账簿来表现而已,而且这个额度还有很大的上升,同理,日本企业的利润空间也有了大幅的增长。

这种方式就是把原来在日本国内生产的产品转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生产,一来可以利用其他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减少生产成本,二来可以减少对美国的直接产品出口从而不去触怒美国国会内根深蒂固的贸易保护思潮。

美国通过广场协议击破了本阵营对自己经济威胁最大的日德,让日德的本国资本溢出到了别的国家,但一般国家承受不了这么多钱。不论是东欧还是东南亚,这些溢出的资本比历史上的选择更少,因为这两块地方,都是一水的苏维埃。

日本本来第一个选择是韩国、可韩国已经展起来,被美国十分警惕成为第二个日本,诈骗岛同理,所以日本选择东南亚,可最终这些资本还是自己去了中国。谢洛夫知道这个情况,他前世生活的林业局,已经算是小到不能再小的地方。就算是这么小一个地方,六七岁的时候他都见过两个中日合资的企业。可想而知当时的全国日资企业到底是有多少。

没有这个广场协议,中国展不了这么快。总书记不会同情日德两国的,谁让你们根本就不是独立的国家,活该被吸血。

谢洛夫认为从现在开始,冷战到底会谁胜利已经没有悬念。要么是自己领导苏联一鼓作气等到里根的鸡血失效开始进攻,如果不成功,就稍微等个二十年,等中国膨胀起来在进攻,两者的区别只是胜利时间的不同。

不过二十年后没准他不是总书记了,所以还是前者更有诱惑力。里根不会想到,苏联**的总书记,比他这个扭转了贸易赤字的美国总统还高兴。少见的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举杯对着空气,自己和自己庆祝。

因为广场协议的签订,谢洛夫专门找来吉洪诺夫,希望吉洪诺夫拿出一点资金去日本买土地,要知道在中央全会上总书记没有提到这个问题,可确实已经开始实行补偿干部退休的想法,小轿车要钱、房子也是要钱的。怎么能中央拿钱呢?不知道总书记多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