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坚韧的生物圈和脆弱的文明(下)(2 / 8)
市固然是一片破败,欧洲农村的日子其实同样不好过。由于战争的缘故,欧洲大陆的耕地要么开垦过度,要么兵焚火烧,要么洪水泛滥,要么丢弃荒废。墨索里尼曾经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排干了意大利南部的沼泽,但在接下来的混战之中,盟军又故意放水淹没这一地区,由此引发严重的疟疾疫情。在苏军跟英军争夺荷兰的战斗之中,英军还故意打开荷兰的拦海大坝,导致超过三十万公顷的牧场和耕地被海水淹没。
当战火方熄之时,得胜的斯大林俯瞰欧陆,却发现由于各方都在战争中采取了焦土政策,导致乡间的果园和葡萄园被烧毁,家禽家畜被屠宰一空,甚至连水利设施都被恶意捣毁,比如炸开水库大坝之类——在纳粹德国的败退过程之中,希姆莱明确命令前线的党卫队指挥官,务必彻底摧毁占领区甚至失陷国土的一切:“在我们走后,不留俘虏,不留家畜,不留粮食,不留铁轨……敌人只会发现一个彻底被焚烧和毁灭的国家。”
当然,跟乡村与牧场相比,工矿企业更是首先被摧毁的目标。例如,在匈牙利,超过90%的工厂被德国人故意焚毁,几乎所有煤矿都被淹没或者炸塌。而在战祸更惨的南斯拉夫,干脆已经被重新打回了农业国。
在这样的情况下,欧洲农业的状况自然是惨淡无比,幸存的农民就算逃过了战火的直接杀戮,但是等到他们回到家乡,却发现自己置身于这样一种绝望的处境:没有化肥,没有农药,缺少种子,没有农业机械——即使有也找不到开动它们所需的燃油。哪怕他们翻出了祖辈们曾经使用过的陈旧木犁,也找不到拉犁的牲口,只能靠自己的双手用锄头刨地。甚至连灌溉用的水库都被炸毁了,农业用水都得指望老天爷下雨。
呃,此外,很多水库、渠道和田野里还埋了不知多少地雷,想要种地就得冒着随时被炸死的风险。
很显然,在这样的状况之下,欧洲大部分地区的粮食产量,都立刻重新跌回了中世纪水平……更要命的是,随着冰岛火山的喷发,欧洲迎来了一个“无夏之年”,欧洲乡村连中世纪水平的粮食产量都没了。
而且,按照专家的评估,这种农业基本绝收的状况,恐怕还得再接着持续短则两年,长则五年……
※※※※※※※※※※※※※※※※※※※※※※※※
在这种情况下,陷入死亡绝境的欧洲各国,尤其是战火刚刚平息不久的西欧和南欧各国,只能跪下来向苏联老大哥乞求援助。但随后又更加绝望地发现,目前全欧洲交通普遍瘫痪,哪怕有援助物资也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