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南美的中原(3 / 9)
口,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和蒙得维的亚(乌拉圭首都)之间注入大西洋,无论是干流还是支流,大部分河段都可通航,从而形成了一个不逊于亚马逊河的天然水运体系。
这个庞大的水系,合起来覆盖了这块农业发达的广袤平原,即拉普拉塔河平原。拉普拉塔河等河流的存在对这片农业区意义非凡。即使是在现代世界,与卡车运货相比,水运的成本依然要节省十倍到三十倍。像小麦、玉米、大豆等单位体积价值低的粮食作物。通过水运就能以低廉的成本运送到下游,还能通过海洋运送到世界的其它地方——互相连通的河网能形成更大规模的经济,创造出更多的资本,养活更多的人口,并且因为便捷的交通,极大地增强了在该地区形成统一国家政权的可能性。
而在拉普拉塔河水系河网周边的山地丘陵之中,还散布着十分丰富的矿产,仿佛在等待着工业革命之后的大开发——按照中国人的说法,这样一块得天独厚的土地,就是所谓的“霸业之基”。
在地球上与之类似的地区,譬如中东的两河流域、北美的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流域、中国的长江流域、欧洲的莱茵河流域、印度的恒河流域,都曾经是孕育世界性大国和最发达文明的摇篮。
那么,既然拉普拉塔河平原的地理条件如此优越,为什么在我们的历史上,这里却从来都没能诞生起一个能够与中国、美国和俄罗斯相媲美的世界性大国呢?
首先,南美洲的情况跟旧大陆不同,印加帝国等早期农业文明并不是诞生在大河下游的冲积平原,而是发源于安第斯山脉之中——高山农业模式显然很难直接复制到平原上来,而且印加文明的水平也有些太寒碜。所以,没等文明之光照耀到拉普拉塔河,西班牙殖民者就闯了进来,宣告了美洲原生文明的终结。
其次,在进入殖民时代之后,依然沉睡于蛮荒之中的拉普拉塔河流域,终于得到了初步的开发。但由于距离西班牙母国实在太过遥远,加上西班牙人也实在是没有什么农业天赋,所以开发速度相当缓慢,一直到西班牙殖民统治瓦解,南美各国相继独立的时候,整个拉普拉塔河流域的总人口也没有达到五百万。
由于人口稀少,各个聚居区之间距离遥远、相对孤立,所以拉普拉塔河流域纵然有着便利的水运条件,在独立之时也没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被巴拉圭、乌拉圭和阿根廷一分为三。但到了这个时候,各国有识之士都已经充分看到了这片土地的巨大潜力,也明白了“得拉普拉塔河平原者得南美”的道理。
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