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崇祯四年的二十七个瞬间(八)(3 / 13)
重复几次。平日里不要说给长工、庄户们吃,就是地主大户自己都舍不得吃的白面和猪肉,在这些日子里也都不得不豁出血本,拿出来作为犒劳收买人心。
但是,这些地主大户们,在心疼、恐惧和担心的同时,却又暗自有着几分窃喜。随着流民的一路扫荡,许多良田正在相继变成无主之地。对一些野心勃勃的人来说,正是扩大产业的好机会――至于种地的农民,他们是死不光的,等到风雪过去之后,在来年春天,那些还没饿死的人总会回来继续给老爷们干活的。
当然,前提是这些地主大户们能熬过这一关,在此之前没有被难民们“吃大户”,在骚乱中死于非命。
——在这个老实农民已经变成吃人怪兽的绝望时刻,不管是州县还是府城,那些平日里耀武扬威的官老爷们,通常都不愿意去干涉难民的行动,从而给自己惹祸:只要难民们没起反,没围县城,就算吃了几个乡下地主的大户,屠了几个寨子,也算不了什么大事。除非苦主有着非同寻常的背景,否则官府只会让他们自认倒霉。那些留在乡下的大户们,若是想要保住自己的生命财产,就只有自己出头拉队伍一条路。
但即便每个乡下大户都懂得这般道理,每年流民过境的时候,依然总是会有许多寨子被攻破——有的是寨子小壮丁少,面对大批饥民的围攻实在顶不住,有的是地主土豪吝啬财货、盘剥过甚,弄得守寨乡勇临阵反水……等到饥民们扫荡了寨子里的鱼肉米面、金银细软,留下一片废墟扬长而去之后,周围的地主大户就会像秃鹫一样猛扑上来,兴高采烈地把寨子原主人名下的田地瓜分殆尽,让一户缙绅从此消失。
在绝望的明末中原,这样的情景年复一年地不断发生,无论是地主、佃户还是自耕农,都只能在生存与死亡之间挣扎,在这个炼狱里不断煎熬,同时又无限贪婪地吞噬着彼此的尸体,来赢得一点短暂的满足……天地之间仿佛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养蛊木桶,没有人知道最后从桶里爬出来的会是什么……
※※※※※※※※※※※※※※※※※※※※※※※
苏鲁交界之处,海州城
虽然从陕甘到齐鲁的偌大一个中原神州,此时都已经被大明那些有良心的官绅们给盘剥得遍地“路倒”,千村万户无炊烟,但得益于近在咫尺的淮北盐场这个聚宝盆,海州百姓的日子貌似勉强还过得去。
所以,这一年腊月里的海州城也还没有关闭城门,禁止北方的难民入城,但是为了以防万一,城里同样已经办起了练勇,把关厢和附近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