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建设比破坏更有意义(上)(2 / 4)
“……这麦子……居然真的只要种下去七天就能收割?而且在积雪未化的初春时候就能长?”
看着那一串串沉甸甸的谷穗,还有那些正在麦田里辛劳的农夫,耶律大石感觉自己的世界观都要被颠覆了,“……就算亩产只有几斗,可是一年却能播种几十次——这产量都已经远远超过江南沃土了吧!”
——事实上,在元朝之前,受到中原文明的影响,漠北草原上一直分布有着少量的农业生产。但由于漠北草原的气候酷寒、降水稀少,以及早期农作物的耐寒耐旱能力不佳,所以总是时断时续。待到蒙古兴起、铁骑征伐四方之后,草原游牧民取得了对农耕民族的绝对心理优势,开始鄙视农业,推崇游牧,使得游牧经济一统塞北,早期遗留的那点农业基础,最终被蒙古人悉数荒废,直到清代才稍有恢复。
言归正传,在可敦城附近的河流两岸,契丹人原本也开垦有少量农地,驱使城内的汉人种植一些大麦、黑麦等耐寒谷物,但管理粗放、产量低得可怜,每公顷耕地每年平均只能收获25公斤,聊胜于无而已。他们平时食用的大部分谷物,依然只能靠贸易从南方汉地获得,被那些黑心奸商不知扒了多少层皮。
但换成了这种【七日速生麦】之后……可敦城都已经能够靠出口粮食来致富了好不好?!!
而且,若是这种【七日速生麦】可以在整个漠北草原上推广,使得整个草原都变成塞上江南的话……那么能够拿出这种神物的人,绝对会一举成为整个草原上百万游牧民的衣食父母、万家生佛,被每一位游牧民极度虔诚地顶礼供奉,说的话在草原上一句顶一万句,比什么英雄和可汗都要管用!
因为,英雄的战刀只会向他们征收牛羊,而这种神奇的庄稼却能让他们永远免受饥饿之苦!
想到这里,他不禁对郭京这位宋国“仙人”愈发忌惮,但却又从心底里冒出了某种不得了的想法……
※※※※※※※※※※※※※※※※※※※
相对于耶律大石的惊悚、震撼和忌惮,诸位穿越者们倒是对此表示很淡定:在哆啦a梦的口袋里,各种各样不可思议的东西多得没法数。播种七天就能收割的麦子算得了什么,机器猫还有一种能够直接种植在榻榻米上,播种之后不过半天就能收获,一个房间的水田就能打出上千块年糕的【室内水稻】呢!
所以,王秋一边看着马儿们大口啃食着鲜嫩多汁、富有营养的【雪绒花苜蓿】,一边悠闲地哼着一首很符合环境的老歌:“……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绵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