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大工程(3 / 4)
替大汉服务近三十年,现在楚风给了他充分的学术自由和世界上最佳的研究条件,又不用像北元时期在拨款等方面受色目大臣的气,只怕再多活五年也未可知,而且他体力又好,史书记载八十多岁还在疏浚运河、整治河道。
瞧着郭守敬红光满面、老当益壮的样子,楚风有时候都忍不住冒出点小邪恶的猜测:他别是有什么采阴补阳的秘法吧?紫金山学派以儒为本、杂采释道,听说郭老儿的师傅刘秉中就曾向忽必烈敬献过房中术……
你说刘秉中是个和尚,法号“子聪”,他老人家怎么对这个调调如此熟悉?莫非也是个和老衲抢师太的秃驴?
楚风嘴角浮现出诡异的笑容,令包括郭守敬在内的随驾文武大臣莫名其妙,陈淑桢倒是习惯了夫君时不时的走神儿,轻轻咳嗽两声把他唤回了现实。
楚风一个愣怔,他刚刚想起了早在半年前就有所考虑的工程,所以不得不看看地图,叹息着摇了摇头:“嗯嗯,先做勘察研究吧,这条联通河中与德里苏丹国的大道固然重要,不过咱们还有更重要的工程,现在这一万八千战俘和三万匹马,我得用在另一个工程上。”
另外的工程?郭守敬百思不得其解,心说从波斯到两河再到埃及的大路,都已经修筑好了,宽阔平整,应该不用再修什么大工程了呀!
阿拉伯帝国有重商主义的传统,巴格达、大不里士、大马士革、耶路撒冷、开罗等城市之间随时都有驼队往来川流不息,再加上这些地区干旱少雨、地势相对平缓,道路本来就修建得非常完备,大汉花钱雇用了大批当地人,加上前几次战役的俘虏组成筑路大军,已经把道路平整、拓宽了一次。
修建城池?不会。大汉拥有出色的野战能力,从朝廷到军方再到老百姓都有共识,与其出钱出力修筑城池,不如用同样的人力物力武装起新的师团。
楚风哈哈一笑:狡鲒的道:“咱们的海军地中海分舰队,还没有称心如意的锚地呢,连海军司令侯德禄都听到消息,从国内打报告来了,难道咱们不应该给他们修建一座合格的军港吗?”
郭守敬皱了皱眉,一则修建多大的军港用得上一万八千壮劳力加三万匹马?二来嘛,地中海东岸大汉控制之下的亚历山大港、海法港等等都是优良港口,针对海军特殊需要改扩建一下就很完美了,何必新建港口?
可看到楚风脸上神秘兮兮的笑容,郭守敬就明白了三分,颔首道:“唔,原来如此,的确需要一个完备的军港……”
楚风哪儿是要修什么军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