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 第三百二十章 断桥

第三百二十章 断桥(3 / 5)

句话不管对错,影响力都那么惊人。

就算轿夫再健壮,走得再稳再快,也不如驶舟便捷,当楚质一行来到城外渔村时,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的事情了,才下了轿舆,听闻消息的村正三老亭长里正之类的小吏纷纷跑来迎接,诚惶诚恐的拜首高呼。

官吏、官吏,两者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吏之助,哪有官之威,没有官之势,皂吏又岂敢对百姓狐假虎威,不过官失去了吏,可能还是官,然而吏离开了官,那什么都不是了,所以在正常的情况下,皂吏对于官员充满敬畏,自然要拼命讨好。

听刘仁之道明了来意,他们更是感激得一塌糊涂,千言万语化作了无尽的奉承,其中还是有七八分真心实意的,毕竟对于他们来说,井水苦涩不能饮用,也是个不小的问题。

或许有人认为,楚质身为地方知县,像这种小事情,交给手下处理就好,用不着亲自跑来察看,有点本末倒置,其实这是错误的思维,可能是受到电视剧的影响,大伙觉得知县的职责就是贪污受贿,或者弄些错假冤案出来。

然而真实的情况,知县审理案件并不是其主要职责,朝廷明文规定,凡赋役,岁会实征,造黄册,以丁产为差……凡养老祀神、贡士、恤穷乏、稽保甲、严缉捕、听狱讼……等,都是知县该做的事情。

当然,税收永远是第一要务,其次却是劝课农桑之事,王政之本在乎农桑,凡为国之急者必先事农的治国理论,可谓从先秦贯穿到清末,一直是历代朝廷制定各项政策的指导思想,也一直是历代州县衙门的第一要政。

而要劝课农桑,首先要从水利方面入手,话说大名鼎鼎的王安石初任知县时,刚上任就用了大半个月的时间,跑遍全县乡村,劝督大家趁此有余暇时,疏浚川渠,而当地的士子百姓也纷纷称赞他有远见。

可见无论是在官员,还是百姓心中,重视水利是十分必要的,关及民众生计,要知道不是什么地方的农田都有河流水渠经流,作物只能作井水浇灌,而且就算楚质再怎么不通农事,也知道用咸水浇淋作物的后果。

知道了楚质等人的来意,但是村正三老们却也不清楚村里水井到底是同城内六井一样的储水池,还是钻地而凿的水井,问不明情况,那就要靠专家们出马了。

专术有专攻,这是常识,在书吏村老的簇拥下,楚质站在一旁,好奇着看着匠役查探水井情况。

在众人的注视下,只见匠役身穿单薄衣裳,顺着绳索慢慢滑入井中,过了几分钟,绳索晃动,旁人连忙提绳紧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