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优势互补(4 / 5)
种,说明钞盐制度已经不可行了,朝廷之中有见识的官员纷纷上书直谏,改革盐法势在必行。
这个时候,有些叫范祥的官员站了出来,这人虽然姓范,但与范仲淹并没有什么关系,不过两人都有个共同点,就是坚挺的改革派,意识到盐法之弊,范祥就不停上书提出制置解盐的具体建议,经过几番波折,皇帝赵祯终于同意实施。
范祥这次盐政改革的内容,归纳起来主要有几个方面,罢陕西沿边入中粮草,严禁青白盐的输入,这是必然的,然而最让天下商人看重的是,范祥居然废除由官府专卖的禁榷法,实行通商法,同时为了扩大销量,开解盐入蜀之禁。
要知道在此之前,川蜀地区是不准商人运盐进入的,这也是有历史原因的,当年宋太祖灭的后蜀之后,有一段时间纵容将士在成都四处抢掠,已经让当地百姓心怀怨恨,到了太宗初期,那时天下未定,为了能够灭后汉,夺回燕幽之地,朝廷又在那里设立衙门,垄断买卖,掠夺当地主要经济来源的茶叶、丝帛以增国力。
一些地主、大商人也趁机囤积居奇,贱买贵卖,蜀地百姓的日子更加难过,那时宋太宗应该还一门心思的想着建功立业,超过太祖,心思还没放到治理地方上,川地贪官污吏横行,终于激起民变。
后来,民变被镇压下去,但宋太宗也满肚子火,有感川蜀百姓不服王化,自然要加以区别对待,到了现在,赵祯是个仁厚之主,也不会死守着祖宗之法,见有人提出来,也就顺势答应了。
皇帝的心思,商人不想了解,只要知道新盐法实施对自己有好处就成,谁不知道川蜀之地,天府之国,蜀茶蜀锦闻名天下,特别是那些夷蛮,人傻钱多,居住在只产黄金不产盐的深山老林里,随便拿包盐去,就可换回同样重量的真金白银,说不定还附送几根手臂粗的百年山参作礼物呢。
就算深山老林猛兽虎虫频繁出没危险系数过高,那入川之后,也可以顺带转道进入大理,将贩盐所得之得买些犀角、香料回到中原地区,转手就得数倍之利,何乐而不为,计算之后,精明的商人们纷纷行动起来,而许汉卿和杨承平显然是其中之一。
“许兄客气了,应该是小弟仰仗你才对。”杨承平笑道,语气有几分真诚,相对远离中枢已久的杨家来说,许家在京城的关系更加深厚,毕竟新法实施,谁都能嗅到利益的味道,但官盐引卷可不是那么轻易得到的,有钱人家未必肯给你。
而引卷虽然在户部领取,但是提取食盐的地方却有几处,宋代盐类分几种:池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