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民国第一军阀 > 第一百零四章:最后的繁荣

第一百零四章:最后的繁荣(3 / 5)

使用。中华民国为了消化掉那些钢铁,在那些附属国大肆投资建设公路、铁路、机场、电力等等基础设施,俄国成为了中华民国大力投资的一个国家。

红色毛熊被灭掉四年了,四年来俄国大肆建设,只要肯干活都有收入,大量的基础设施被建设了起来。

俄国的大部分人口都去建设基础了,但并不影响他们的生活水平,因为商品可以从中华民国进口。

俄国各地建设起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同时开始向中华民国大量出口资源。中华民国在中亚行政区的资源开采都减少了,俄国的煤炭、石油、矿石等等资源被大量出口到中亚行政区的各个工业城市。

乌克兰也有大量的矿产被开采出来,然后运往中亚行政区。

中亚行政区逐渐变成了一个超大规模的工业区,大量的重工业制造开始向中亚行政区转移。

中亚行政区也变成了一个超级军工业基地,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军工业基地有中华民国这么大的。

第三世界联盟的八百多万陆军所需的军火,80%在中亚行政区出产,中亚行政区的人口迅猛增长到了四千万人。

为了中亚行政区的发展,中华民国在里海沿岸建设了几十座海水淡化厂,专门生产工业用水。

同时中华民国还开始在西伯利亚地区建设水库,在鄂毕河建设水库,从而将鄂毕河的优质淡水输送到中亚行政区供应农业、生活用水。

中华民国攫取鄂毕河、耶尼塞河、拿勒河的淡水资源,并不会产生太大的问题,因为北海行政区和西伯利亚行政区没有什么人口,也不需要什么农业用水,更没有多少工业用水,就算是把这三条河流截断了,把淡水全都引灌到南部都不会产生什么问题,顶多是北冰洋浮游生物失去了河水冲击到北冰洋了的养料,导致海洋生物锐减。

中亚行政区形成如此庞大规模的军工业,主要是为了在战争时期,中华民国不用在关内向西输送那么多的作战物资,以减少运输压力。等到战争一开打,不仅中亚行政区能成为一个庞大的兵工厂,关内的工厂同样可以生产大量军火运到西部。

这四年下来,除了中华民国有很大的发展之外,各附属国也显得极为繁荣,尽管那些附属国民众的工作时间长一些,但是经济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在农产品供应方面都非常充足,吃饱饭是完全没有问题,甚至可以吃撑。在工业产品中,那些附属国境内也出现了大量的汽车。

中华民国及各附属国、傀儡国的经济都有发展,那些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