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技术竞赛(5 / 7)
货币流通量,财团要想办法将这些钱收回来,才能保持消费市场的持久。
说白了,这就是大象头顶上的香蕉,引诱着大象努力的干活,从而建设起更多的东西。
只是一些国家,大象永远没吃到眼前的香蕉。有的国家,在大象干了一定的工作量之后,即会干脆的把香蕉交给大象。
中华民国的民族资本集团,自然有把香蕉给大象吃的底气,只是节奏要把握好。
因此财团开始提高房地产价格,对于低收入群体的房子,价格依旧是那么多,没有什么变动。但是中高收入阶级住的房子,价格再次拉高了。
这导致很多中高产阶级,再次对房地产价格的高涨而目瞪口呆,很多中高产阶级,直接跑到郊区自己盖房子了。
中华民国的土地是私有制,因此盖房子比较自由。
郊区盖房子,不仅地价低,而且不用盖那么高,所消耗的劳动力也就减少,也达到了财团的目的。
而到郊区去住,那么汽车肯定是必备的,也就带动了汽车消费。
房价高一些,这也是此时中华民国必须采取的政策,因为中华民国买房子是可以房贷的,相当于是大象先吃到了香蕉,而后再规定每天要干多少活,不做事就得把香蕉吐出来。
让老百姓住上房子,开上汽车,过上物质丰富生活的同时,还要让他们干活,就必须给他们一些债务。
经济萧条的时候,就是老百姓把钱都还得差不多了,这时候日子过得很舒服了,甚至可以不用怎么做事了,消费市场也已经饱和得差不多了,这时候建设速度想上去就不太容易了。
萧条一来,大范围的实业,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他们的房贷、车贷还不起了,这没关系,银行也不会收回他们的东西,以后慢慢还,战争一开打,就重新上岗了。
这时候就需要一场战争,将之前经济繁荣时疯狂生产建设的储备消耗掉,并通过消耗掉这些储备,打败其他国家。
战争进行个五六年,战后再过个五六年,汽车、电器都过时了,这时候市场就又有了,就又可以搞泡沫经济了。
就像是一个人,疯狂的吃。储备一堆的脂肪,然后在寒冬中与敌人一起不吃不喝的死耗。把敌人耗死了,就继续吃。
所以节奏是要好好把握的,即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又不能让他们失去工作的动力,这样才能使国家以最快的速度发展。
中华民国的节奏显然把握得很不错,整个国家都在快速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