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财政赤字的作用(5 / 8)
数倍的内部市场,还迅速抢占了国际市场,其规模根本不是美国能够相比的。
欧洲各国,此时因为战争的原因,资本基本上都衰弱了,罗斯柴尔德财团是一个没有国界的财团,因此罗斯柴尔德财团不会真正用心的去发展那些技术,毕竟在哪一个欧洲国家大规模的投资这些产业,都可能造成欧洲国家力量失衡,从而威胁到他们的地位。
那么这些产业分散在各个国家,同是飞机制造业,英国、法国、德国都在发展,产业一分散,又没有太多钱的投入,又能有什么光明可言呢?
所以世界航空制造业的发展,还是中华民国与美国之间的竞争。
因为中华民国中央政府给与了航空公司充分的政策优惠,即可享受燃油低价供应,又可享受优惠税率。
使得航空业也吸引了大量的民资进入,一时间航空公司在中国各地是百花齐放。同时财团开始大量的修建民用机场,也给民资提供了一个运营平台。
平台既然是财团的,那么即可以给民资甜头,也是民资的绞索。
当财团需要民资拉动飞机制造业的时候,可以降低机场的收费水平,但财团需要收割那些民资的时候,则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机场使用费用,从而勒死民资航空企业,从而使财团垄断航空业。
这又是一个大坑,不过民资普遍都没有意识到这个大坑的存在,一个接一个的跳了进去。
民资的涌入以及国际市场的订单,使中华民国的民用航空制造业蓬勃发展,已经将美国甩开。
在电气制造业方面,美国显然也发展得不怎么样。
电气制造业的制高点也被中华民国给抢占了,中华民国在战后立即推出各种电气,国际市场上,电气设备基本上都是从中国进口。
电气设备的发展,又推动了电器市场的普及。
欧洲和世界各国的富人,对于能够提高生活水平的电器是没有太多抵抗力的。
冰箱、空调、洗衣机、吸尘器、电视机,这些电器的制高点也被中华民国抢占,美国的电器制造业也被甩开了。
这主要是因为中华民国的工业体系一建立便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水平,同时中华民国没有参加欧洲战争,使得中华民国的电器制造业比欧美国家早发展了几年,早了几年推向市场。
同样也因为,中华民国有先进技术储备,这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
有技术,加上有时间形成生产线。
欧美国家现在的电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