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民国第一军阀 > 第六十一章:气到快吐血的大正倭王

第六十一章:气到快吐血的大正倭王(5 / 8)

如果从命理上来解释,物质就是‘财’,精神就是‘印’,财是克印的,当一个社会的物质非常充足的时候,精神是被削弱的。

后世的美国大兵之所以意志力薄弱,也与美国的那种放纵物欲的生活方式有关。

中华民国此时相比美国的那种消费文化来说好得多,民众没有太过执着于物欲,很多家庭还是提倡节俭。

但是这种模式,又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消费市场规模。

万事万物,总是充满矛盾性的。

中华民国此时随着物质的丰富,江渝这群掌权者也在物质、精神的侧重上出现了一定的迷茫和摇摆。

基本能确定的论调就是,物质占上风,这是战争的需要。

另一方面,战争的需要又使得中华民国不太愿意丢弃精神上的优势,过去的中国,士兵因为长期生活艰苦,所以作战时吃苦耐劳、意志力顽强。

军方已经发现,尽管在学校教育上狠抓意志力,但新兵还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意志力下降的情况。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在物质得到丰富的同时,意志力却是开始下降的。

中华民国的士兵,也逐渐对先进的军事技术产生了一定的依赖。军方对此有一定的忧虑,如果物质腐蚀掉了下一代,也许日后中华民国的士兵,很可能成为少爷兵。

但江渝对此还是看得比较明白的,传统靠意志力来进行的战争,在大工业时代面前,竞争力已经下降了。

物质的发展潜力更加强大,一颗核弹就能杀死几十万人。而意志力呢?一个念头能杀死几十万人吗?

但是意志力却是军队素质的体现,一群意志薄弱的军队,是绝对无法适应艰苦的作战环境的,也打不出勇猛的气势。

所以江渝只能尽可能的通过学校教育来保持青少年的意志力,而他们未进入社会前,也正是参军的年纪。

传统的作战模式,比较简单粗暴,成本是比较低,但伤亡率比较高。所以中华民国没办法使用红色毛熊那种模式,中华民国只能走德国那种军事模式。

德国的军事模式是比较精密的模式,靠的是娴熟的单兵作战技能、高素质的军官指挥作战,以及强大的装甲单位。

越简单的东西越有竞争力,越精密的东西越经不起折腾。

二战中,这种道理在德国和毛熊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德国的工业被炸上几遍之后,德军就迅速呈现出败局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