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民国第一军阀 > 第五十一章:又挖了一个坑

第五十一章:又挖了一个坑(5 / 6)

的工厂。

在这样的情况下,附属国同样也是就业岗位增加了许多,不过工资却没有上涨速度却比中华民国慢得多。

在印度、澳大利亚、非洲、南美,中华民国则大量进口各种原材料,这年头原材料价格非常低廉,购买还是非常划算的。

财团开始在各地大建储备仓库,将那些可以长期保存的原材料大量储存起来。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啊!

财团的打算是从世界大量进口原材料,然后向世界输出高附加值商品,附属国也向世界输出低端产品。

从而冲击欧美工业发展。

同时又大量购买原材料,又使很多国家有钱购买中华民国和那些附属国出口的商品。

如此形成循环。

而在中华民国,一些已经很充足的不可再生的原材料,则在国内减少开采规模,例如一个每月可以开采1000吨煤炭的煤矿,现在一个月只开采500吨了,另外500吨则从其他国家进口了。

大量进口原材料的同时,也不能完全放弃自身的原材料开采能力,同时还得储备起足够的原材料来支撑。

例如其他国家想要提高某种原材料的价格,以期望从中华民国身上赚到更多的钱,中华民国可以不接受。

反正中华民国的战略储备可以挨上半年一年的,这期间足够中华民国在国内形成更大的该原材料开采能力。

但是那些卖原材料的却未必能撑个半年一年的,他们如果妥协的话,那就只能恢复低廉的原材料价格。不妥协的话,中华民国大不了不从他们那里买了,自己开采呗,或者从其他落后国家那里开发这些原材料以代替原先提价的国家。

有原材料战略储备,战争时期也可以保证工业的运转。

战争前很多原材料靠进口,那么战争开始时,内部的开采量是不够的,这时候就是靠战略储备来支撑,并在战略储备消耗掉之前,形成足够庞大的开采规模。

英国采煤业在中华民国的这种调整下,算是缓了口气,煤炭开始销售到了中华民国,而中华民国销售到英国的却是汽车、飞机、电器这些高附加值的产品。相当于在销售产品期间,英国已经被中华民国给剥削了。

煤矿挖得再多,也无法提高战争潜力。

就算是一辆汽车出口出去,没卖到太高的价钱。一个劳动力制造汽车,也只换回了其他国家三五个劳动力开采出来的煤矿,但这样还是赚了。

煤矿无法形成战争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