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民国第一军阀 > 第三十五章:农场主阶级

第三十五章:农场主阶级(6 / 7)

民资可以投资农场,高价买走农场进行经营。

因为财团发现,管理大片的农业土地有些麻烦,全靠工人的话,确实比较麻烦,工人很多时候只是负责上工,经常出岔子。

这样的情况下,还不如卖给民资经营这些农场。

毕竟在工业时代,农用土地已经不是太重要了,利润首先比不上工业,特别是工资水平不断上涨的情况下。

另外管理起来因为区域性跨越比较大,比较麻烦。

另外,这些农场也可以低买高卖,也可以当成股票、工厂这些东西一样,经济局势好的时候卖出去,经销萧条的时候再买进来。

首先卖掉的就是那些条件不怎么样的农场,那些农场一是离公路比较远一些,二来可能是灌溉不是那么方便一些。

财团只保留那些优良的农用土地,其他中等的农用土地,也都被规划成一个个农场然后卖出。

农场主买走土地后,生活用水可以打井,发电可以用发电机,油价尽管有上涨,但是工资上涨更快,反正油价那么便宜,发电机只是小意思。

有发电机,电力、自来水都不是问题,道路方面自己修一个呗!如果是从财团手里买农场,那么是有带公路的。

农场主可以在农场里建一个大别墅,还可以铺一个漂亮的草坪、花园,费用都是很低的。

农场主的收入情况是很不错的,前提是没有负债。

因为当前的科技水平所限,一个使用大型农机进行生产的农场主,一个人大概能够完成两千五百亩农场的种植任务,播种、收割的时候需要请两个临时工帮忙。

一个2500亩规模的农场,一般都是种植一季,如果政府有订单,一年的收入平均能够突破1000元,是普通工人收入的两倍。

经营一个农场并不需要多少时间,甚至可以当成一个副业来搞。

作为计划农业国家,这些机械化农场是否生产得看政府订单,如果政府有订单就生产,没有订单就撂荒。

同时因为农业土地越来越多,生产出的农产品如果太多卖不出去,所以从这一年开始,中华民国的粮食生产农用土地,变成了一年只生产一季,如中南半岛地区的稻田,则一年生产两季甚至是三季。

随着机械化农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中南半岛的稻田也将不再种植三季稻了。

农场一年只种一季,可以有效的保障土地的肥力。

如果没有订单的时候,政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