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资源与产业(5 / 6)
十几个建筑公司,分包了各省的省级、市级、县级、乡镇级的工程项目,这些建筑公司有先进设备,人才方面虽然紧缺一些,但互相之间却是借来借去,加上很多工程的技术性并不高,倒也能支撑得住。
随着日本被吞掉了,日本培养出的那些工程师全被中国获得,日本人擅长测绘,那些工程测绘的专业人才紧缺的问题得到了缓解。
德国的工程师大量到来之后,人才紧缺的问题进一步解决。
垄断了工程建设,就等于是垄断了房地产开发。垄断之下,各工程队都有大量资金投入到设备更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加上互相的竞争使得各公司有紧迫感,所以工程质量是在不断提高的。
加上原材料生产被财团垄断,此时已经形成了一个越来越完美的资金循环,大量财富不断被财团攫取,财团又建设各种工程,把财富花出去,使老百姓有工作有收入,然后再通过消费流回财团的口袋。
不过当前房地产还是没有开搞,工业也没有开始猛爆汽车。
中国在1917年全年,首先还保留着50%的军工业生产,一部分出口给协约国,一部分援助给了同盟国。
同时中国将建设重点放在了铁路和公路的建设方面,以及施工设备、农机、汽车、商船、油轮的制造方面。
“今年我们疯狂建设了5万公里铁路,铁路总长已经达到了13万公里了,今年省级公路则修了3万公里,市级公路修了8万公里,乡镇级公路则修了6万公里。总体来说,我们中国的地方原材料开采还是比较落后的。”周子跃对江渝说道。
“这也是没办法的,谁让我们发展得晚呢!战争要是能再拖两年,我们中国的交通环境应该就能大幅度的改善了。”江渝说道,铁路、公路主线就像是血管,那些铁路支线、乡镇公路就像是脉络,有了良好的交通才能将养分输送到全身。
之前中国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攫取到利益,主要是江渝把交通倾斜到了铁矿、煤矿开采,以及钢铁、军工运输上。
把主要的原材料运出来,把主要的商品运出去,形成一个个集中的产地。
但毕竟是倾斜的,虽然把干线的交通修得差不多了,但支线却依旧比较挫。中国很多省份的原材料都开采不出来。那些小型的矿产,虽然单个产量不起眼,但是如果全国的小矿产加在一起却是很可观。
甚至就是最基本的建筑材料——木材,如某县明明有很多木材资源,但因为公路没修进去,导致资源得不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