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时势英雄 第一百二十七章 落刀之处(3 / 4)
后方,迫使陈必时继续向南收缩。
因为美军拥有战略与战术机动优势、以及绝对制空权,即便不能深入台湾海峡,也能充分利用由数百架MV-22、MH-53与CH-47机群支撑起来的低空突击力量,用非正规进攻瓦解大陆军队的防线。
俗话说,兵败如山倒。
只要退缩开始,没有时间在某条防线上站稳脚跟,别说一路退出大台北地区,说不会一口气退出台岛。
陈必时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也就是说,陈必时还有更加长远的考虑。
这一点,从大陆军队的部署上就看得出来。在此之前,不管五十四军在台北市打得有多么艰难,陈必时都没有让顶在后面的十五军参加台北市的战斗,也没有让两栖部队离开基隆港与淡水港,而是不顾损失的让五十四军在前面拼命。
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如果陈必时的目的是打下台北市,他就在指挥中犯了非常低级的错误。可以说,即便对虎视眈眈的美军有所顾虑,需要保留一支强大的预备队,也应该让两个军轮番上,而不是只把一个军压在前面。
这一切只能说明,陈必时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打下台北市!
果真如此,那么他早就应该料到,迟早有一天会退出台北市。
不管有多么的不可相信,帕特里奇非常理智的相信,这就是正在发生的事情,即陈必时指挥的大陆军队已经达到了战役目的,正在有条不紊的撤出台北市,将一个巨大的难题丢给了美日台联军。
这个难题就是:追,还是不追?
不追的话,就是前面说的,大陆军队在淡水河与大汉溪西岸站稳脚跟。用一个月、甚至半个月建好一条纵深超过一百公里的战略防线,在顽强的阵地防御战中击败对手,迫使对手承认这是一场打不赢的战争。
这个难题没有第二项选择,必须追,而且动作要快!
既然要快,在日军第七师精疲力竭、第二个师团又无法及时赶到的情况,就只能由美军亲自上场了。
关键就在这里。
陈必时肯定料到了这一点,而且通过一系列的部署与行动把美日台联军逼到没有选择的地步,他就一定能够想到跟随七支两栖舰队活动的美军第一陆战师绝对不是看热闹的,必要的时候肯定会登上台岛。
他会拿什么来对付美军第一陆战师呢?
等待评估报告的时候,帕特里奇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却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