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我本将心向明月 奈何明月照沟渠(4 / 5)
灰尘中找出来的一块好玉料。虽然是好料,可毕竟还没有经过打磨。哪想到,不过一年时间,当初那个农家青年,现在居然已经坐上了他当初的那个位置。而且比他在登州时,更有掌控力。
一路上来登州,经过青州和莱州多地,看到的都是一片惨淡景象。可一进入登州,却立即仿佛换了个天似的。虽然地里也荒芜着,那一路上却没看到半个流民,更别说路边的饿死骨,村村也都是住着人,并没有那种一连数个村子都空着的景象。田间地头,一片火势,挖沟打井的忙个不停。
特别是进入登州城中,街道上竟然看不到一个要饭的。
“其实也没什么,凡是要饭中年青的,都被送去矿上劳作了,凭力气挣饭吃。而那些孤和和老人,则被送进了孤儿院和养老院中,平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口粮有官府定量供给,还有些义工帮忙照顾老人和孩子。老人官府帮着养老送终,孤儿送着抚养成人。”孤儿院和养老院,都是新成立不久的。登州既然连外来的流民都收留,没有理由却不顾那些自己地盘上的孤老。
不但孤寡收留,就是那些傻子和残疾,也会想办法安排。但是如果有好手好脚,却不愿意干活的,就会被强制送去辽东劳动改造。
崔芸卿很是感叹道:“此真是大同世界,让人难以相信。你做的很好,仁义之举,为师为你感到骄傲。”
李璟也有些得意,这算是一个现代人的特别思维吧。毕竟后世虽说也有腐败等等,但很多祖会福利方面做到的却是很不同的。最初的时候,李璟也只是给那些阵亡的将士抚幼养老,现在渐渐的推行到整个登州的这些孤寡。虽然要额外的付出一大笔钱来,但取得的名心人望,却也是极高的。
“我打算,等渡过这个灾荒,那时会在登州和辽东辖内,开设一些学校,每乡至少一个蒙学,每县至少一个小学校,州城中要建一个大书院。不但要给愿意上学的孩子们免除学费,还要给那些成绩优秀的发给补贴奖金。要让更多的人识字,至少每个孩子得读几年书,能够会读能写能算!”
崔芸卿听着李璟的描绘,看着他那目光中透露出来的光彩,也不由的浑身一震。他从来没有看见过,李璟还有这样的一面。这么的质朴,却又那么的纯真。根本看不出来,他不但是登州刺史,更是两万五千人马的镇东军军使,一个至今都战无不胜的马上骁将!
“慢慢来,切不可操之过急,更不会去盲目追求那些可盼而不可及的目标。你现在已经做的很好了,月有圆缺,不必事事尽善尽美,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