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我本将心向明月 奈何明月照沟渠(3 / 5)
的流民,崔芸卿赞叹了李璟的仁义,不过也提出李璟不要太过妇人之仁。应当保存镇东军和登州的百姓粮食为上,至于外来流民,开粥棚施粥已经是天大的善事了。又问李璟如果还有粮食,希望能暂时借一部份给青州。
崔芸卿信中用了借字,但却没说是宋威的意思。而且也没有说数量,只说借一部份。不过李璟想了想,现在淄州那边聚集的兵马加民夫有五万多人,而青州的百姓比登州更多,有五十多万人,如果还要算上刚收复的淄州,以及莱州,那崔芸卿现在要管的有上百万人,粮食缺口肯定很大,一两万石是绝对不够的。
“这就是喂不满的嘴啊。”李璟长叹一声。给,舍不得,粮食宝贵。可不给,崔芸卿都话说到这份头上了。
李振刚好送一份公文进来,看李璟为难的样子,便出声询问。李璟把为难的事情一说,李振想了想后道:“既然将军如此考虑,那职下觉得还是应当借一些。不过也不能白借,不如就让帅府那边,拿钱来买,或者拿矿石以及制造军械铠甲的柘木还有牛角牛皮牛筋等来换。”
登州现在粮食倒是不缺,在疯狂的商品交换粮食的运作下,登州的粮食不断储藏增加。借一些给青州这边也是可以的,不过如李振说的一样,不能白借。军械坊这边大批量的生产武器,材料一直供应不足,正好让青州那边送一些材料过来。这样生产出的武器,一样可以换回来粮食。
“嗯,就这样决定,粮食可以借,我们可以借给青州五十万石以内的粮食,不过必须得拿材料来换。”拿钱买这做法,李璟感觉不太划算。现在这样的年头,钱的购买力越来越弱,很多东西现在都得以物易物了。
李璟的回信送到青州后,崔芸卿立即亲自来了一趟登州,带了几百车的各种材料。既有铁料,也有制造弓的上好柘木,更有作矛和枪的上好木杆,并有打造铠甲武器的大批材料。这些东西来时都是算好的,按市价折算,可以购买百万石粮食。
本来说好只换五十万石,可崔芸卿亲自出面,把东西都带来了,李璟也不可能不换。无奈之下,李璟只得给崔芸卿这个面子。不过一百万石粮食可不是小数,就算运,也得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最后李璟与崔芸卿约好,这粮食还是由青州方面自己来运,李璟不负责运。他们什么时候能运完,运完为止。
李璟的这个豪爽表现,让崔芸卿十分满意,拉着李璟的手亲切的一起回刺史府。进入刺史府,崔芸卿也是充满石感慨。一年前他还是这里的主人,那时的李璟,才不过是他慧眼识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