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发展(3 / 5)
经济建设上,分摊到这一块的为1000亿,相当于整整125亿英镑,在二十世纪初,这笔资金已经庞大到了怕人的地步。
财政部长王清源和经济建设部长曾道富相当满意了,靠着这千亿资金的注入,他们有信心在几年内将中国带上经济强国,工业强国的道路。
也许当初象扔破麻袋一样抛弃日本的英国,在得知了这一切之后,他们会后悔的。
有了巨额资金地支持,帝国的经济建设部长曾道富终于展现了自己在经济上的全部才华,他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在经济萧条时期,实施降低税率,扩大财政开支,鼓励“赤字财政”,发行公债等以扩大社会总需求的财政政策,以及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以刺激投资的货币;在经济高涨时期,则实施提高税率,削减财政开支以压缩总需求量,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以抑制投资的货币。
曾道富的经济政策成功回避了中国基层经济的基本矛盾,加速了国内的经济增长,大大缓和了因经济告诉增长而可能出现的某些危机。
在这一理论经济基础上,加上来自于后世的知识,和巨大的资金基础,李国勇成立了中国货币基金组织和中国国际银行,开始向西方各国进行经济渗透。
就在同一时刻,中国开始实行社会保险法。根据这一法律,工人应从工资中缴纳4——5%的保险费,各个企业主也应缴纳同样的数目。工人在生病期间可获得一半的工资和补助;一旦发生失业的情况,在三个月内可以获得政府的补助金,其数目相当于原有工资的20%。
社会保险法规定,工人在30年内连续交纳保险费用的人,从60岁开始可以领取养老金,养老金为原有工资的70%。
这一个法规极大地刺激了工人,让他们的未来生活有了充分地保障。
农民兄弟也没有被忽视。由于向日本和朝鲜等地的大规模移民,加上中国工业化的蓬勃发展,中国农村里种田的人越来越少了,不少大地主出现了有田却无人耕种的情况,在这样的条件下,李国勇曾经提出的土地改革终于顺利实施。
政府开始向大地主大量购买土地,交给无地的农民耕种,在耕种满5年后,该土地将归农民所有,只需要向政府交纳必须的公粮。地主们也没有吃亏,带着靠卖土地得到的大量资金,他们跑到日本和朝鲜当起了新移民,大肆购买这些国家的土地,雇佣当地人耕种,大部分地主的资产都借此翻了整整一番。
中国在朝气蓬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