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战俘(4 / 5)
界的防范工作,避免被打散的印度叛军流窜到中国境内。谁想到不知道中国是反应过敏,还是对英国的意见高度重视,不仅对中印边境严加防守,有几次甚至还以绞杀印度叛军为名深入印度境内上百公里。这让英国政府急忙叫停的同时,也初步打消了对李国勇的怀疑。
不是中国人又会是谁呢,德国人?俄国人?英国情报部队对此一无所获。而被抓获的印度俘虏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知道是他们的最高长官让他们这么做的。
中国,东北。
从鞍山通往朝鲜境内的铁路正在加紧建设中,一队队穿着破烂军装的日本俘虏,在国防军明晃晃的刺刀下忙碌着,几个穿着黑色制服,手拿马鞭的党卫军军官来回巡视。自从当了俘虏后,这些日军俘虏就被勒令在赎金没有到来之前从事着修路,挖矿之类的重体力劳动,给帝国带来的好处是不用付出任何的工资,以最低廉的代价创造出最多的财富。当然副作用也是有的,东北当地的老百姓对政府的这一做法很是不满,认为日本俘虏剥夺了他们大量的工作机会,好在随后一座座开工的工厂解决了这一矛盾。
俘虏们一天大约要工作15个小时以上,环境极其恶劣,有的俘虏甚至在严寒的东北还穿着夏季的军装。吃的也很差,每天两餐,总是一个黑糊糊的窝窝头加一小碗发出异味的菜汤,恶劣的环境加饮食的不足,天天都有战俘倒下,而得不到救助的他们往往很快就会死去。曾经也有日本军官郑重提出过抗议,但他们很快就会被党卫军带走,之后就再也没有过任何消息。
战俘营也发生过暴动,但中国军人架起来的重机枪却毫不留情,甚至连一句话都不说,直接将暴动的俘虏打到再也没有一个活人为止。
俘虏的死亡传到元首耳朵里之后,李国勇大发雷霆,一连几封电报发了过去,再三说明这些俘虏随便怎么用都行,用到全身瘫痪他都不管,但就是别死人,他们将来都会变成白花花的银子。得到元首的指示,战俘们的待遇稍稍好了一些,起码生病能够得到及时救助了,工作时间也缩短了整整一个小时。
随着哨子的响起,精疲力竭的日本战俘终于听到了开饭的哨音,在国防军士兵的指挥下,有秩序的以十个人为一组等待着今天的伙食。
一个看起来是少校的党卫军军官大声说道:“今天,为了庆祝中华帝国授衔,庆祝东北战区总司令,也就是打败你们的柳波成总司令升任上将,所以给你们改善下伙食,大家要记得中国人对你们的恩德,一刻也不能够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