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战俘(3 / 5)
在中国国内热热闹闹的时候,一海之隔的日本却是愁云惨淡。巨额的赔款压的日本政府喘不过气来,而很快中国政府公布的战俘名单更让日本国内乱成了一团。多少还有点家底的日本家庭紧赶慢赶的筹钱送到中国设在日本的代办处;而早就一贫如洗的人,则愁得实在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亲人在中国受着罪,自己却一点办法没有。
还好,这时候一条消息却通过各种途径流传开来,中国本着人道主义精神,为了早日让日本战俘回家,同意以日本女人折抵成现金来换回俘虏。这消息让日本人象是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本来就地位低下的日本女性被抱着将信将疑态度的日本人送到了中国代办处。没有想到,代办处的中国人竟然默认了这个传闻,收下了送来的日本女人。
当然,女人和女人也有区别,年轻貌美的,基本上两个能折抵换回一个战俘,年纪大的,没什么姿色的可就难说的,有的时候往往四五个都换不回一个。
一时,日本的奇特景象出现了,一个个日本女人主动走进了中国代办处,代办处门口排起了长龙,让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来往于日本的中国商船也更加频繁起来,整船整船的日本女人被运上了船,有的直接运往中国国内,有的被转卖到了各个国家。
日本的绑架案也明显多了起来,主要是针对女性,上至五六十岁,下到七八岁,只要是个母的就有可能遭到绑架,搞得日本大街小巷基本看不到女人在走动。一筹莫展的日本政府数次向中国代办处提出了抗议,但代办处的负责人往往是双手一摊,无可奈何地说道:“我们也没有办法,这些都是他们自愿的啊。”
日本这样,他们的主子英国也好不到哪去,印度国内的民族起义来势凶猛,明显比第一次起义规模来得还要大。英国军队在各地受到袭击,伤亡日益增加,英国政府一连几次向印度增兵,总算勉强把劣势一点点在扭转过来。
引起英国军队注意的是,这些起义的印度人,都非常有组织,而且弹药补给充足。几次他们对英国阵地发起的冲锋,重机枪的子弹象是打不完,士兵的冲锋也完全不是英国教官所教的队列冲锋。有几次英军阵地险些被冲垮,多亏了大炮的支援才把这些头上裹着白布的印度叛兵给打下去。
警觉起来的英国人第一反应就是怀疑中国人参与到了其中,在整个亚洲,能给印度支援的也只有中国,但是从中国政府对待印度问题的强硬立场来看,又不太象。远在南京的英国公使霍必澜,在接到了国内指示后,本着试探的态度要求中国加紧对西藏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