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美国乱局(3 / 4)
,分期打倒。
显然这个策略是比较成功的,而且胡志明亲中,武元甲亲苏,越共在两个大国分裂的时候,却得到了极大的利益。中苏都在拉拢他们,在比赛似的把物资送到他们手里,想得到他们的欢心。而越共则两面通吃,实力在不断增强。
当然,黄历不把老挝纳入亚共体,也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北越的信心。虽然在老挝的美军不断增多,尽管伤亡比例越过一比五甚至更多,但越共已准备好无限期地接受这样的损耗。在“老挝阵线”的协助和策应下,北越的士兵不断地从两国边境进行渗透,速度比美国运入军队要快得多。而这一切都是在“老挝内战”的幌子下进行的,北越士兵也挂着志愿的名义。
美国三军参谋长要求猛烈轰炸北越。他们对白宫说这样会使敌人屈服,而且还会迫使他们走到谈判桌边来。显然,约翰逊政府是极其主张轰炸的,但阻力却是很大。两个有影响的民主党人乔治·鲍尔和约翰·加尔布雷思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参加过美国战略轰炸效果调查组。这次调查发现盟国的轰炸不仅未能削弱德国的战争生产,反而加强了德国人民的同仇敌忾之心。德国是一个高度工业化的国家。如果轰炸在那里都没有达到目的,那么,用以对付一个落后的亚洲国家的经济,其成功机会最起码也是十分可疑的。
约翰逊还在犹豫,但国内的黑人解放运动已经越来越猛烈,好斗的黑人青年已经不再听马丁路德金非暴力反抗的号召,他们不断向金博士要求采取更大胆的方针。而主张保持种族隔离的三K党也获得了空前众多的党徒,即使在南北战争后的南部重建时期,也没有这么多过。
流血、杀戮,示威、游行,纵火、破坏,整个国家似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对暴力的向往。现在回想起来,肯尼迪总统之死和暗杀他的凶手的被谋杀,看来就是前兆。在今后的岁月里,由于黑人被压抑了一百年的愤怒和失望现在已迸发出来,类似的表现必将接踵而至。
而马丁路德金被刺杀,则成了暴乱的导火索。具有讽刺意义的是,马丁路德金是继甘地之后最伟大的主张非暴力主义者,可是他的死却引起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放火、抢劫以及其他刑事犯罪活动。
遭受破坏的城镇有一百六十八个。华盛顿受到的打击最甚,纵火事件达七百十一起之多。单在首都,被杀死的就有十人,其中一个白人是从汽车里被拖出来,用刀捅死的。约翰逊总统命令在所有联邦的建筑物上一体下半旗致哀,这对一个黑人是从未有过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