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妥协与应战(1 / 6)
9月19日,日本对德通牒的最后一日,中国宣布因日本政府恶意干涉中国内政及国家主权,终止与日本之间的外交关系,召回驻日公使。同一天,德国驻华公使弗朗茨拜会民国大总统,向其转达了德国国内的意志。
以德皇的骄傲,如何能够接受被他瞧不起的东亚国家日本的讹诈,大怒之下若不是德国已经被欧战牵制在欧洲动弹不得,只怕这位欧洲大皇帝陛下会忍不住派出德国公海舰队全部主力,远赴亚洲给日本一个狠狠的教训。不过德皇的愤怒跟德国的愤怒不能掩盖一个事实,德国现在无力顾及远东。甚至尽管中方几次暗示,希望德国将远东舰队留在胶州湾同中国一道对日作战,但德国仍旧未接受中方的好意,在18日晚,由时年53岁的马克西米利安·格拉夫·冯·斯佩中将率领,以沙恩霍斯特、山东、远东三艘战列巡洋舰以及“格奈森诺”号装甲巡洋舰为主力,趁夜色在英法日俄等国数十艘船舰的尾随下,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尽管德国驻青岛陆军得到国内的命令,暂时配合中国人的指挥共同迎战日本,但……失去了远东舰队的威慑,中方只能被动接招。
同德使弗朗茨碰面之后,李大总统随即召开内阁会议,就是否对日宣战跟驱逐日本在华所有外交人员、趁机消灭日本驻屯军、撕毁‘辛丑条约’向天津增派军队甚至没收日本在华所有资产等问题进行讨论。因为每一项议题都可谓危险、疯狂至极,这导致会议还未开始,会场内便气氛压抑的沉闷,人人脸上都带着凝重的神情。
听取了外交部陆征祥转达的英、法等国再一次拒绝组织日本对德最后通牒的外交交涉汇报后,李汉问道:“诸位可还有未死心的人?”
他是一开始从日本向中方递交了外交抗议书之后便开始着手从南北各省调军应战的强硬派,若不是徐世昌跟陆征祥等还有不少内阁成员不死心,他也不会批准将外交交涉的任务交给他们。
徐世昌感觉到了他的视线落在自己身上,脸上顿时沉了下去。他是内阁内反对与日摩擦的代表之一,就连段祺瑞都认为此时理应果断着手准备战争,他却因为欧战以来两月为国家带来的财政收入,认为国家不应该放弃了现在的大好发展机会去选择战争。不仅如此,他还是坚定的亲英派跟对德宣战派之一。
欧战之后,他思来新总统的依仗德国在欧洲已经脱不开身,认为此时正是增强国务总理跟内阁权力的时候,七月以来倒是经常出入英法日美等国公使馆同各国公使交流,希望能够说服他们向李汉施压,增加国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