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远东准盟友(上)(7 / 8)
打上了德意志印记,连军工企业大半都是在德国的扶持下建立起来的。近东的“西亚病夫”奥斯曼帝国也爆发了一场革命,革命之后一度上台执政的军人政府非常的亲德,他们强烈要求德国帮助他们实现军事现代化。而“东亚病夫”中国也在爆发了革命之后,地方最强军阀也表现出了强烈的亲德倾向。不过精明的德国人也不做亏本的买卖,比如当年一穷二白的土耳其青年党找上了德国,德国就承诺在其表现出足够的实力后,向其提供高达1.2亿马克的军事援助。对于李汉这个要同时面临英法日俄美等几乎这个世界上全部列强觊觎的国家,德国自然也需要更加认真的考验一番他!
于是,在德国提供的机器、步枪、弹药、大炮、教官的支持下,以及这个国家自近代以来各种矛盾激化之后的动荡政局的诱发下,一场南北冲突不可避免的爆发了,登上了德国考察名单的李汉与这个国家的实际统治者,受到英法等国扶持袁世凯终于从暗斗走向明争,尽管仓促间两人都没做好准备,但是一场战争还是爆发了。
战术上双方打成平手,战略上李汉取得明显的优势。
这是德国使馆跟弗朗茨这位特使前后发往国内的信息,受到帝国扶持的地方实力派表现出了与其年轻相符合的野心、朝气,以及不相符合的沉稳政治手段,德国国内终于敲定了主意!
两年来接连爆发了摩洛哥危机、巴尔干危机数次差点令两大军事集团擦枪走火的危险。德国军方向德皇呈递了他们的报告,去年德奥两国军事预算达109亿马克,如果两年内不爆发战争,光是每年的这笔巨大开支,就将拖垮了德国的战争机器。因此,国内的意见终于得到了统一。现在的德国太需要一个远东的准盟友了,而李汉在这两年中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其军事潜在实力已经赶超了一些巴尔干小国,在德国心目中倘若再加上远东利益的话,重要性已经超越了帝国现在正在拉拢的土耳其跟保加利亚了!
当然,隐忧也不是没有。德国发现他们致力于扶持并考察的年轻人似乎对于这半年来帝国的‘刁难’有些不满,现在正在积极寻找其他的扶持国。表现最明显的就是李汉一度同美国代表司戴德接触频繁,有意将德国看中的粤汉铁路交予美国修建。同时,这个一向对英日表现强硬的年轻人最近也在‘两淮盐务’问题上选择了退让,接受了四国银行团的讹诈,默许了他的对手袁世凯闹出来的大借款继续以自己控制下的两淮盐务做抵押。
西部控制下的省份如今已经解除了对英货的禁运,种种迹象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