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大战起(5 / 11)
世凯谈判,为南北调和进行最后的努力。
黄派经过协商开出的条件十分优厚:1.宋案追查至洪述祖为止,不再要求赵秉钧出庭对质;2.赣皖四省可施行军民分治,但未来三年内民政总长须由省内议员选出,三年后改由政府任命;3.国民党员以大局为重,不轻易言战,并在随后的大总统选举中,选袁世凯为大总统。
当然,他们也有要求:1.应桂馨、洪述祖执行死刑以慰宋教仁,中央当以国务院总理之礼仪重新安排宋教仁之后事,并对其之后代、家人多加照顾;2.尊重国民党于国会的第一大党地位,尽快结束南北乱局,恢复国内秩序;3.政府不得再对四省都督追究其几月来之责任,不得在正式民选内阁决出前更换四省都督,并不得打击报复国民党党员。
除此外还有一条双方都默契的没有提出,那边是互相约束报纸,不得再提及几月来所发生的事情。
面对如此优厚的条件,袁世凯的确动了心,但他的立场稍微有些和缓,上海发生的进攻制造局事件又刺激了他动武地决心,这最后一次的调解机会也失去了。这次事件是由一直不甘心失去上海都督之位的陈其美一手策划,由他手下的青帮弟兄并拉拢了不少的曾参加辛亥革命的一些会党领袖发动的。其中有江苏都督府顾问、共进会副会长、铁血监视团发起人张尧卿,广东绿林改进团领袖柳人环,上海工党成员、铁血监视团成员韩恢等人,他们又去联络上海籍的工党领袖徐企文,利用徐熟悉上海情形的有利条件,出头组织。在策动起事的过程中,他们为了获得更多的支持,公然打出了领袖为黄兴、陈其美的大旗来组织队伍,联络的对象主要是退伍军人、无业游民和驻守上海制造局地下级官兵。
上海青帮大佬跟陈其美有矛盾的不少,受到袁世凯拉拢倒向他这位民国最高统治者的人不在少数,因此陈其美的行动其实一直都有跟他不对路的青帮大佬源源不断的送到袁世凯的案上。6月19日,袁世凯特意拍电吩咐江苏都督徐绍桢捉拿张尧卿。黄兴得悉张、柳等以他们的名义策动起事后,很快查明了背后之人乃是陈其美的他一面大怒,下令阻止制造局中地国民党党员参与其事,一方面派人赴南京直接向徐绍桢报告,并知会制造局官员戒备,希望以此能撇开与国民党的干系。
徐绍桢正因为三月的宋案之后的表现引起袁世凯不满而心中惶恐着呢,得到了袁世凯的吩咐,有心要表现一番的他没有着急捉拿张尧卿,反而派出心腹打入起事者内部进行侦察,所有动向其实早已得知。6月30日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