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捡漏(2 / 5)
第三特混舰队击沉的六艘英国战列舰分别为“伊丽莎白女王”号,“巴勒姆”号,“黄金海岸”号,“铁公爵”号,“纳尔逊”号,以及“罗德尼”号。可以说,这是除了在阿伯丁维修的三艘“前卫”级战列舰之外,英国海军仅存的一点硕果了。另外,“厌战”号与“勇士”号也正因为被第三特混舰队驱逐舰发射的鱼雷给击伤,最终没有能够逃脱覆灭的命运。仅仅半个晚上的战斗,常荐新就毁灭掉了英国海军最后一点希望。如果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的话,也正是这场海战,让英国人彻底的丧失了在北大西洋上的活动能力,从而丧失了拱卫本土的能力,最终在里约热内卢向唐帝国妥协,签署了投降协议。也就是说,第三特混舰队仅仅用半个晚上的时间就让英国人彻底的绝望,并且最终退出了战争!
这场战斗也有其独特性,与以往常荐新指挥的炮战有所不同,其战斗方式更像当初严师琦指挥第三特混舰队对付美国海军“Z舰队”的那场战斗。
这两场海战有一些共同点,比如敌人的主力都是相对较弱的老式战列舰,第三特混舰队在速度,火力,防护能力等各方面都有优势。另外,战斗经过都有点类似,即第三特混舰队都是首先利用速度方面的优势断敌退路,然后在远距离交战中打击敌人,扭转兵力对比,最终在近距离的战斗中彻底的击败敌人。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两场战役都是以第三特混舰队获胜结束。
当然,这两场战役也有所差别,而这主要就是由指挥官的能力所造成的。在对付“Z舰队”的战斗中,严师琦没有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判断出敌人的行动,因此最终迫使当时还在担任第二特混舰队参谋长的常荐新不得不用巡洋舰在北面组织一条防线,拦截北上的敌舰队,结果第二特混舰队的炮击编队损失极为惨重。而在这次的战役中,常荐新从一开始就做出了准确的判断,而且每一次战斗调整都非常准确,从始至终都没有给敌人多少机会。另外一点,在两年多前的那场战斗中,严师琦为了争功,最后导致第三特混舰队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数艘战列舰被击沉或者是遭到了重创。而在由常荐新指挥的这场战斗中,第三特混舰队的损失微乎其微,几乎可以算做完胜!
不得不承认,“英吉利海战”是一场极为漂亮的战列舰之间的决战,而这肯定是对唐帝国海军,对第三特混舰队来说的。这场战斗也体现出了常荐新在指挥舰队炮战时的高明之处,更体现出了常荐新的指挥特点,即在战斗中,要尽量的已己之长击敌之短。实际上,这正是战术指挥的一个统一特点,不管是地面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