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现代战争之父(3 / 5)
入子弹,炮弹,炸弹,鱼雷里面。而不管是什么样的弹药,除了子弹这类小型弹药之外,其他的弹药在装药方面都是比较类似的。一般只有两种办法,一是装填法,二是浇铸法。
装填法就是将固体炸药装进还没有密封的弹药里面,然后再将弹药封好。这种办法比较简单,需要的工艺也不复杂,可却有不少的缺点。首先是极度不安全,稍微不小心,就很容易引爆炸药,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其次是效率低下,生产速度相当慢,而且很难提高生产效率。最后就是弹药的精度不高,会最终影响到使用效果。而该方法主要是在上次大战期间使用,现在一般只用来制造一些比较特殊的,产量不是很大,而且对产能要求不高的弹药,比如鱼雷的战斗部里的炸药就是通过这种办法装填进去的。
浇铸法就是将处于液体状态的炸药浇铸到基本上已经成型的弹药里面,然后再装上雷管,或者是预留出雷管的位置,将弹药封装好,就完成了生产。这种生产方式对温度的要求相当高,即不能得到炸药的起爆点,同时又要使炸药熔解,呈液体状态,因此,这对生产工艺的要求就相当高了。另外就是其只适合于大批量生产,如果进行小规模生产的话,成本根本就降不下来。因此,这种生产方式主要就用来生产炮弹,航空炸弹等消耗量巨大的弹药。特别是炮弹。以炮弹生产为例,工厂首先制造出弹体,并且在弹头部位留出安装雷管的位置,实际上就是一个直径很小的窟窿,然后将液体状态的炸药注入到弹体里面,最后让炸药凝固,炮弹的弹丸就算是基本上完成了。实际是制造步骤并不多,相当简单,非常适合以流水线方式大批量生产。
在大致了解了弹药的生产过程后,谈仁皓心里也有数了。从成本上计算的话,实际上炸药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小的。首先炸药是化工厂大规模生产的产物,而原材料的价格都不会高到哪里去,各中弹药中,炸药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小的。比如,一枚400毫米穿甲弹的装药量不过就十几公斤,高爆弹的装药量也不过就100多公斤,而炮弹的总重在1000公斤以上。一枚500公斤航空穿甲弹的装药量也就只有几十公斤,500公斤的高爆炸弹的装药量也在200公斤左右。因此,炸药在弹药成本中所在比重并不大,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小。
真正决定弹药成本的绝不是原料价格,制造弹药的原材料都不会贵到哪里去。比如炮弹一般是用合金钢,甚至是铁制造的。炸弹也不例外。只有一些比较特殊的炮弹,比如坦克使用的高速穿甲弹是用钨合金制造的,而准备在2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