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极限战机(4 / 5)
气动布局,而不是仅仅在动力上做文章,而无法像陆航那样用更优秀的气动布局来弥补性能上的不足。从这一点上来看,正是“风20”的诞生,最终催生了帝国海军最先进的活塞式战斗机。
“游隼”的全面设计工作在26年初就完成了。此时“金鹰”的修改设计工作也完成,而且海军已经下达了订单。显然,“游隼”的速度仍然慢了一步,没有能够在海军安排26年订单的时候完成全部的设计工作,错过了在26年投产的机会。“金鹰”在装备部队之后受到了不少的好评,直到26年中,也就是颜国忠准备攻打澳洲的时候,P-51D首次出现在了太平洋战场上,到此时,帝国海军才发现,美国人搞出了性能更好的战斗机,“金鹰”很难在性能上压倒P-51D。结果,在26年6月初,海军装备技术办公室直接与哈飞联系,要求哈飞在26年底之前必须完成“游隼”的设计。
这实际上就是海军已经开始考虑订购“游隼”了,收到这一消息的哈飞,以及“游隼”团队自然喜出望外,他们差点就因为错过了26年初的机会而放弃了“游隼”,真可谓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最后的关头,敌人的先进战斗机拉了“游隼”一把,让这种命运坎坷的战斗机终于走上了最后成熟的道路。
哈飞在七月底就把具体的设计指标交给了海军装备技术办公室,当时颜国忠给谈仁皓他们的就是这份文件的副本。而海军装备技术办公室将设计指标发到战区司令部,主要就是让战区司令部的负责人根据战场上的实际情况,确实是否要对其设计性能做出修改,这样才能让哈飞在完善设计的时候尽量照顾到战场上的要求。当然,新式战斗机的设计指标肯定是绝密的,至少在“游隼”正式投产与列装之前,海军不会公布其设计细节,以避免敌人针对性的设计出更好的战斗机。
在这份设计指标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其最大速度,“游隼”的设计最大速度将达到420节!而就谈仁皓所知,P-51系列的最新改进型的速度在400节左右,而美国海军航空兵新装备的F4U的速度还不到400节。最初,海军装备技术办公室也只要求“游隼”达到400节,成为帝国海军第一种“400”型战斗机,如果有必要,以后还可以继续提高,可从一开始,哈飞就将目标定为了420节,保证在服役的时候全面领先敌人的所有战斗机。
可以说,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设计计划,连谈仁皓都不敢相信“游隼”能够达到这个速度。就谈仁皓所知,德国人正在搞的一种采用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