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外因(2 / 5)
本获得的一些文件来看,在战争爆发,到美国参战的这段时期内,美国向日本输出的物资,特别是军事物资,以及与军事有关的物资就超过了两年中,日本国内相关工业的总产量。如果将损失在运输途中的物资也算进去的话,仅仅向日本输出的那些工业物资就足够美国的工厂开足马力生产一年了!如果再将美国提供给英法俄西意等欧洲国家的物资计算在内的话,美国如果在战前不进行经济结果大调整的话,那么就根本生产不出这么多物资来。
对其他国家的援助帮助美国完成了战前经济动员与调整,可同时也带来了两个极为严峻的问题,一是美国在这两年中自身实力的增长是相当有限的,这一点,从美国海军在参战时的情况就能看得出来。另外一个就是美国出现了严重的劳动力紧缺的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在当时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甚至可以说都是相当严重的。
战前,几个主要国家的主要劳动力都是轻壮年男子,而妇女的就业率一直不是很高。特别是在唐帝国与美国,因为这两个国家的工业生产效率是全世界最高的,而且拥有大量的海外市场,所以并不需要妇女大量参加生产劳动,大部分的妇女都是家庭妇女,而承担劳动的多半都是轻壮年男子。可在战争中,大部分的轻壮年,特别是男性青年都被征召入伍,而能够参加工业生产劳动的男性明显减少。以唐帝国为例,25年底,唐帝国的军队总规模已经达到了1500万,而战前不到200万,也就是说,在战争期间,军人数量增加了1300万,如果算上阵亡,伤残的军人的话,那么在到25年年底的时候,唐帝国就已经有至少1500万年轻男性被征召入伍。而在和平时期,这1500万军人中,至少有1300万应该参加社会劳动,而不是去参军。如果算上在这期间工业生产规模扩大的部分的话,那么,唐帝国当时缺少的劳动力超过了2500万!这个劳动力的缺口是非常巨大的,而当时唯一能够补上这个缺口的就是只有轻壮年妇女了。
在工业生产效率无法迅速提高的情况下,要扩大产能,唯一的办法就是扩大生产规模,说明白一点,就是建造更多的矿山,工厂。而这就必须要扩大劳动力队伍。当一个国家进入了战争化状态后,工厂就是另外一个军营,所有的工厂都进行军事化管制,劳动时间延长,取消一切休假(只适当保留一部分,但也是在保证工厂不停止生产的情况下轮休)。而工业队伍就是另外一支“军队”,工人也需要培训,也需要掌握熟练的生产技能。说白了,军队在前面拼,工人在后面拼,没有工人制造